农家书屋招聘(农家书屋招聘信息)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家书屋招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家书屋招聘信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乌江在什么地方啊
乌江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镇,是安徽面向长三角的东大门。
拓展资料
乌江区位优势显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两个码头通江达海,三条省道穿境而过。距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30公里,江宁锦文路过江隧道5公里(规划建设),南京地铁S3号线宁和城际一期高家冲站6公里,二期贯穿全境。
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的悲壮历史就在这里宣告结束,西楚霸王项羽在此自刎身亡,乌江自此驰名天下。
乌江自古文人辈出,唐朝诗人张籍、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书法家张即之、近代书豪范培开、当代草圣林散之等都出生于乌江,并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古镇乌江正焕发着新的活力,先后引进明发集团、华夏幸福集团、南京金箔集团、长三角装饰城等众多商业入驻。目前已签约在建江苏省中医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由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南师附小、南京市树人中学联合打造的“一师树”学校项目。
浦口区乌江镇(原江浦县林山乡)与和县乌江镇原属一地,位于长江北岸。后因人为行政因素分开分属两地,分裂至今。
乌江区位优势显著,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两个码头通江达海,三条省道穿境而过。距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长江三桥20公里,马鞍山长江大桥30公里,江宁锦文路过江隧道5公里(规划建设),南京地铁S3号线宁和城际一期高家冲站6公里,二期贯穿全境。
参考资料:乌江镇_百度百科
鸭溪镇的历史名人
古鸭溪是川盐入黔必经之地,也是最重要的陆路驿站,受地理区位的影响,黔北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故历来文人荟萃、文化底蕴浓厚。鸭溪是清代三儒之一郑珍的故乡。“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沙滩文化看鸭溪。郑珍是沙滩文化的代表之一。除此外,还有李元城、秦三诠、杨鈖以及理智黄村文化周、文濂、文蒸、文潘、文经邦、文璩等一批举人。 沈久成,又名沈恒先,1887年出生于贵州省县鸭溪镇吐流水。16岁时到同乡陈汉清团长部下当兵,由士兵逐步晋升为排长、连长。其后陈汉清因病去职,部属拥护沈久成带领部队,其带领部队入川,参加了护国、护法运动。
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6团上校团长,6月任第11军26师副师长兼76团团长,1928年8月任第4师12旅副旅长。1928年沈部编入张发奎第4军,1930年6月任第4军12师34团团长。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进行军衔制度改革,授予沈久成陆军少将军衔。1934年3月任第4军59师少将副师长,1935年3月任新编第25师师长,10月任第140师师长,1936年10月调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2月入陆军大学特别第三期学习。1939年1月任新编第6军中将副军长,9月参加第1次长沙会战,1942年7月任第78军中将军长。1943年6月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中将高参,1944年8月任第4军军长,1946年退役。1948年10月任贵州绥靖公署中将高参,1949年12月逃赴昆明,1951年在昆明被处决。 况天爵,字良士,1877年生于鸭溪镇金刀坑,清末秀才。贵州大学堂肄业,因成绩优异,被清廷官派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先生,虽未参加同盟会,但对革命十分赞助,故国民政府成立后,被委任为国民政府咨议。袁世凯当选总统后,重入东京帝国大学,专攻蚕桑。1916年,谢绝各方邀请,回创办蚕桑学校,培育实业人才,所织之绸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27年至1929年,任水城县县长;1932年,任下江县(今从江县)县长。1950年9月病故。
此外,鸭溪镇走出了清时北京嵩城知县文濂;陕西布库大使秦三铨;吏部誊录、身后例赠修职郎文蒸;贵州理工学院组织部副部长卢文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援非几内亚(比绍)医疗队专家简永富;贵州省冶金厅副厅长李扬文;原贵州省直机关工委书记何子明;国家人口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培安;贵州省副省长龚贤永;湘潭大学著名教授童志权;美国生化博士赵海燕。 鸭溪历来文化氛围浓郁。民国时期,花灯剧《月望郎》获府优秀奖;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花灯剧《牵牛郎郎要结亲》获市级优秀奖,90年代至新世纪多次获片区、县级奖。文学创作结出硕果,农民作家宋安然小说《天上人间》和宋先华诗文集《宋先华先生纪念集》先后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康尧长篇小说《风流岁月》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宋安然中长篇小说《黔北剿匪》也于2012年底付梓。如今,镇内人才辈出,60余人分属国家、省、市、县各级诗词、楹联、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学会成员,多有诗词、楹联、书法等作品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奖项。全镇有太极、舞蹈等健身俱乐部10余个600多人,另有棋牌、篮球、信鸽、钓鱼等民间体育组织10余个300余人。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将鸭溪镇列为2007年全国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 2010年11月17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张亮副司长带队的检查组对2009年新建的鸭溪镇金钟村农家书屋进行了检查。2013年,鸭溪镇被推荐为全省文化教育示范镇,鸭溪阳光仁和水晶厂被评选为“全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示范点”。
2013年9月20日,2000多名在外工作或经商的乡友返回家乡,参加镇政府组织的“春晖行动”,并现场募捐335万元,募捐资金全部用于该镇教育“奖优扶贫”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鸭溪镇专门成立了春晖理事会来管理基金。
奖励的标准非常细:全省文理科前十名者,1万元/人;全市文理科前十名者,5000元/人,考取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的,每生奖励5000元,考取一本的,每生奖励1000元。中考成绩为全县前十名的,每生奖励2000元;考入县一中的,每生奖励500元;小学毕业全镇前30名者,每生奖励200元。同时对优秀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等,根据表彰的级别给予相应奖励。
2015年3月12日,筹划已久的微电影《爱在鸭溪》在鸭溪镇仁合村二组开拍。该剧以山东支教大学生海阳与漂亮、贤淑、上进的鸭溪女孩袁梦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鲜活地展示了鸭溪人文底蕴、靓丽风光、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2015年4月29日,微电影《爱在鸭溪》前期拍摄顺利完成,现已进入后期编辑制作阶段。
贵州有哪些名人?
一、孙应鳌 一代帝师
孙应鳌(1527-1586),字山甫,号淮海,溢文恭,明朝贵州清平卫(今凯里)人。著名朝廷大臣、学者、诗人、教育家和贵州教育的先驱。自幼聪颖,好学上进,喜读诗文,善作文章。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公元1546年)举人,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为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晋四川右参政,擢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后为朝廷大理卿,户部右侍郎,又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即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兼全国最高学府校长),后任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等。他当官勤于体察民情,善于调查研究,知识渊博,曾提出"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事,受到皇帝的重视和采纳。
他是明朝的名臣大儒,是在王阳明学说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理学家,为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孙氏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求仁",他进出"无欲"、"无欲就是天理",以"无欲"达到"求仁"的目的,继承了王阳明学说思想,是贵州省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他是著名的诗人。《黔诗纪略》收其诗有457首,编为四卷。时逢奸臣严嵩当权,对他横加迫害。他的诗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和仕途的艰险有所讽喻,部分诗揭露了政治黑暗,反映了民间的疾苦。诗风平易自然,有些作品有民歌风味。他的《学孔精舍诗钞》是流传至今贵州最早的一部诗集。《黔诗纪略》称誉他是"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
他是著名的教育家,一生重视教育,曾几度从事教育工作,任陕西提学副使时,作《谕陕西官师诸生檄文》16条,详细阐明了他的教育主经和为学之道。任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时,锐意改革,为国家培养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50岁辞职回家后。在家乡清平建学孔子院,向家乡青年讲学,为发展贵州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他还是书法家,大小兼能,特擅楷、行。其书法以欧阳询为基础。参柳公权笔意,端庄严劲,亦如其人。楷书《谕陕西官师诸生檄》,现在西安碑林。福泉有《分守新镇道题名碑记》。一生著宏富,主要有《学孔精舍诗钞》、《学孔精舍汇稿》、《淮海易读》、《春秋节要》、《左粹题评》、《四书近语》、《律吕分解发明》、《论学会编》、《教秦语录》、《教秦总录》、《教秦绪言》、《雍谕》、《幽心瑶草》、《道林先生粹言》、《庄义要删》、《督学文集》、《归来漫兴》等,均由明清学者刊行于世。
二、杨龙友 诗书画三绝
杨龙友(1596-1646)名叫杨文聪,以龙友为字,又号山子。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龙友诞生于贵阳城南郊的石林精舍。故居已荡然无存,大概就是在南明畔某一风景佳丽的地方吧。这里住着一个书香人家,父亲杨师孔是个有学问的人。杨龙友少负不羁之才,文章剑术兼擅其能,尤耽书画,意有所会,即伸纸泼墨,如风驰电掣,不能自休。他自幼癖嗜山水,十岁即从父登临泰山,朝观日出暮谒月为“烟峦翠霭”所迷。天启四年(1624),阖家随父移居南京,住在"二水中分"的白露洲,时年二十八岁。居南京,对秦淮秋月,流连忘返。偕同父亲畅游天台、雁荡,湖光山色,月影松明,冲惟相狎,恰如读旧书,见故人。遍历江浙山水,情随景移,景随情迁,跌宕风流之气,大为抒发,于是为诗、为文、为画,成为誉满江南的风流才子。杨龙友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是一个“得诗画之中三昧”的奇才。
说到杨龙友的画,南京城里的无人不知,“虽片楮尺幅,人争宝之” ,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大家齐名,合称“金陵九子”。
虽然,他是一个书生,但并非只会摇着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他颇知兵事,一旦有机会报效国家,“如锥之处囊中,其未立见”,引吭高歌,唱出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大江东去”。南京失守,明弘光政权就此覆灭。八月,朱聿键在福建称帝,建立隆武政权,以龙友为兵部侍郎,不久升任闽浙总督。清军蜂拥而至,八路进攻福建,龙友独木难支,退守蒲城。于八月二十五日壮烈殉国,时年五十二岁。龙友全家妻妾、子女及仆从三十六口,一同赴难。正是:“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蒲城人民慕其气节,为之举衷肠,将其忠骨埋于大树之下。嗣后与同时赴难的孙临的遗骸,同葬于城东三十里的枫香岭,人称“双忠墓”、“国存犹尽瘁,事去独存仁”,青山处处埋忠骨霜叶红似二月花。望烟波万里,谁吊忠魂?
三、周渔璜 黔中诗帅
周渔璜(1665~1714年),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渔璜,号起渭,一字桐埜,别号载公,贵阳青岩骑龙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简任顺天学政。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读学士。五十二年(1713年)晋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检阅浙江、江南两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终因操劳过度,年近半百即逝世于任上。
周渔璜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在清初中国诗坛有很高的地位。他幼年即工诗,十四五岁时,曾赋《灯花诗》一首,传诵乡里。清初中国诗坛门户之见陋习严重,他不为所染,博采众长,终于独树一帜。他的诗以新、奇见长,在京城二十多年,初以一首《万佛寺大钟歌》,瑰丽特出,名城震京华。袁枚《随园诗话》一书中,就把他《泛舟西湖夜半始归》诗里"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赞为使人"终身不忘"的佳句。
周渔璜的《桐埜诗集》,清代就有四种刻本流传。康熙皇帝曾问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当代诗人数谁?陈廷敬回答:要数周起渭(渔璜)和史宇义(蕉饮)。可见周渔璜当时在全国诗坛上已是数一数二的顶尖诗人。晚清"西南大儒"郑珍在瞻仰周渔璜的遗像后赞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他认为周渔璜是继承盛览(长通)之后,堪与苏东坡(眉山)、陆游(放翁)媲美的诗人。周渔璜的诗造诣很深,成就很高,当代美术大师刘海粟在《诗人周渔璜小传》中称他为"黔中诗帅”。
周渔璜的另一些学术成就是奉诏参与编篡《皇舆表》、《康熙字典》、《渊鉴内涵》等书。《皇舆表》即《大清地舆图》,是清初编成的地理学重要图籍。《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篡的,周渔璜名列二十七名篡修者之第三名,担当重任。该书收字47053个,是《中华大字典》出版前我国最大的一部字典,集我国清代以前类书之大成。周渔璜任该书校录官。对地方的文化建设,周渔璜也做过贡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年仅27岁的周渔璜参加了贵州巡抚卫既齐组织的《贵州通志》修篡工作,担任分篡,该书是贵州省地方志的重要著作。
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的周渔璜墓和桐埜书屋,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
四、郑珍 西南巨儒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生于西乡天旺里一个仅有几亩薄田的农家。自幼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寓目辄能背诵。为了给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母在1818年放弃了西乡的田产,把家搬到东乡乐安里的垚湾,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乡县令,藏书甚多。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终于在经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他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经巢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轮舆私笺》二卷,《凫氏为钟图说》一卷、《亲属记》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汉简笺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说文谐音》、《转注考》、《释名证读》、《说隶》、等等。
的确,郑珍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然而,在史学和文学方面,更显示了他杰出的才能。一八三七年,他应知府平翰的聘请,同莫友芝一起撰修《府志》。此外,他在史学方面的著作还有《郑学录》、《荔波县志稿》和《世系一线图》。
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那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作上。他家境贫寒,曾参加过砍柴、烧火、纺织、耕锄等劳作,对于民间疾苦、官吏贪酷,均有比较深切的体会。他的诗如《捕豺行》、《六月二十晨雨大降》、《者海铅厂三首》、《酒店垭即事》、《经死哀》等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内容。另外,他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反映了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情趣。
一八六四年九月十七日,他因咽喉溃穿而卒,葬于禹门子午山。
五、莫友芝 西南巨儒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贵州独山人。出生在一个书香家。父亲莫与俦(字犹人),清代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府学教授,著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等书。莫友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三岁开始识字,七岁诵读诗书。他有感于元晖“竹外山犹影”的诗句,曾用“影山”二字命名其读书的草屋;二十一岁,即考中举人,名冠乡里。官至知县。为晚请宋诗派诗人。
莫友芝精通汉、宋两学,对于苍雅、故训、六经、名物、制度、以及金石、目录,都有一定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郘亭经学》、《宋元旧本书经眼录》、《古刻钞》、《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声韵考略》、《樗茧谱注》、《黔诗纪略》、《郘亭诗钞》、《郘亭遗诗》、《郘亭遗文》、《影山词》、《资治通鉴索引》、《府志》等。不过,纵观莫友芝一生治学的成就,最突出者则是在书法艺术方面。
莫友芝自幼勤奋练字,据传,他用土红当墨,每天都要练写一定数目的字。时间长了,无论楷、隶、篆书,每字均要临上几百次,叠起来点画皆一一吻合,令人掠叹。平时他还喜欢谈碑论帖,对于汉代的篆刻深有研究,曾写了许多跋尾,说明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后来,他旅居江南,又到句容山中搜集梁碑,亲自监拓,深恐遗落一字,并撰写《梁石记》一卷,详细加以论释。他所搜集的汉代碑头篆刻有百余通之多,他自己的篆书就是仿照汉代碑头篆刻而成。因此,在当时书法名家中,他自成一体,人称其书“不以姿取容,具有金石气。”圆润婉通,有古雅之势。《清史稿》记载说,他“真行篆书不类唐以后人,世争宝贵”
六、丁宝桢 晚晴名臣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年—1886年)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他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步入仕途。1863年,43岁的他由长沙知府调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任布政使,1867年3月晋升为山东巡抚。光绪二年(1876年)升任四川总督。1886年,66岁的丁宝桢死于成都。他在山东做了近10年巡抚,为官廉洁刚烈。其智杀权监安德海一事,令朝野震惊,至今被老济南人广为传说。
丁宝祯不仅胆略过人,还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家。在济南期间,他曾调名厨数十人当其家厨。当时济南有名的鲁菜师傅周进臣、刘桂祥等人都到丁府当过差。他极喜欢吃炒鸡丁,每次宴客必有此菜,他还向厨师授机宜,调理菜的做法。按清朝官制惯例,地方督抚多加“太子少保”或“太子太保”衔,丁宝祯也因此被称为“丁宫保”。人们便将他所喜爱的这道菜命名为“宫保鸡丁”,“宫保”也成为传统烹调方法之一。
七、黎庶昌 晚晴大使
黎庶昌(1837—1896),字莼斋,贵州人,是中国晚清时著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黎庶昌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但却刻苦攻读,寒署不懈。十四、五岁时赋诗作文,犁然成诵,在府、县考试屡获第一。二十一岁即成为府学廪贡生。一八六一年,黎庶昌离赴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两试不中。一八六二年,因应诏上万言书论说时事,受到朝廷重视,被赏为知县,派往安庆听候曾国藩调遣。于是,黎庶昌便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同为“曾门四弟子”,踏上了仕途。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一八七六至一八八○年,黎庶昌以参赞身份先后随郭嵩焘、陈兰彬出使英、法、西班牙等国,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一八八一至一八八四年和一八八七至一八八九年,黎庶昌两次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离任时,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饯行至数百里外。西方各国使臣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光绪十三年(1887),中国驻日本大使黎庶昌,派人来到茅台镇,要购买老窖茅台回沙酒,这消息在小镇一传开,顿时使全镇沸腾起来。几家烧房的老板乐不可支,尤其是成义烧房的华联辉更为高兴。华联辉是团溪人,举人出身,受四川总督丁宝祯之托来茅台开办酒业,素与本县沙滩文化名流郑、莫、黎三家往来密切,俗话说:“文人墨客诗酒难分家。”加之仁怀与两县比邻,商贾往来频繁,对于“酒冠黔人国”的茅台酒,自是常常光顾求购,回去享用。可是黎庶昌要买茅台酒,却是为了运往迢迢万里之外、远隔重洋的日本国,这可非同一般。
黎庶昌在日本担任大使期间,很想用家乡茅台美酒招待贵宾,联络友谊,但苦于路途遥远,不便运送,未能实现。由于黎庶昌具有外交才能,清政府特赏他二品顶戴,晋升道员,出使日本钦差大臣。黎庶昌不仅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外交官,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诗人,史学家,散文家。黎庶昌以诗文和酒在日本广交友人,增进情谊,客观上也使茅台酒在日本赢得了声誉,为茅台酒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
八、张之洞 晚晴重臣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7岁时随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学政。1874年起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力主抗争任两广总督。1889年7月调任湖广总督。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在督鄂17年间,张之洞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当时中国后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平生所为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其在中国教育由封建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弟子张继熙曾说:“公常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故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在督鄂期间,张之洞致力于改造旧式书院、创办新式学堂。在张之洞的领导下,湖北教育通过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城向州县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教育规模和质量在当时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在张之洞本人的具体策划和亲自指导下,湖北地区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武备学堂、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在张之洞的策划和指导下诞生的。不仅是湖北地区,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前身。
九、何应钦 一代枭雄
何应钦(1889—1987) 字敬之。祖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十、王若飞 铁嘴革命家
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若飞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3月回国后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中共中央训练部主任。1925年10月至1926年3月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1926年调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即秘书长 ,参与处理中央日常工作。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任中共西北特委特派员,后在内蒙古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获释后,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抗战爆发后,1938年起任中共中央华中工作委员会兼中共中央华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1年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室党务研究室秘书。1943年3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研究局党务研究室主任。1944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成为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内容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开心娱乐,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请问市那里有图书批发市场啊
外环路沙河小区太阳园有批发图书和文具的。 做外环的车都可以到得,离火车站很近的!
农家书屋招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农家书屋招聘信息、农家书屋招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推荐文章:
- ·特警工资多少(特巡警招聘)
- ·招聘全职(招聘工作)
- ·师院校招聘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信息)
- ·贵州公务员报录比(公务员报考人数)
- ·汇川哪里在招聘(汇川哪里在招聘工人)
- ·塑胶招聘(混凝土招聘信息)
- ·虾子镇招聘厂(虾子经济开发区产业园招聘)
- ·凤岗国企招聘信息(市企业招聘信息)
- ·湄潭在编教师工资标准(湄潭教师工资怎么样)
- ·红白酒销售招聘(珍酒厂招聘官网)
- ·市公务员发不了工资(市公务员平均工资)
- ·公务员遴选培训价格(市公务员培训机构)
- ·发布招聘工作网站(市工作招聘信息)
- ·金控集团待遇(金控集团班子成员)
- ·鞋厂电脑绣花招聘(贵州鞋厂招工信息)
- ·市忠庄收费站待遇(高速收费员)
- ·梵克雅宝待遇(梵克雅宝是做什么的)
- ·大车汽修招聘(4s店招聘)
- ·百姓人大药房工资(百姓人大药房电话)
- ·市环卫工人工资是多少(贵州省环卫工人的基本工资是多少)
- ·贵州银行分行工资(贵州省银行工资)
- ·庞大奔驰待遇(奔驰大中华区总裁年薪)
- ·什么银行待遇好(哪个银行待遇好)
- ·公务员考试网推荐(2019市公务员招录公告)
- ·人才引进硕士工资(人才引进硕士工资高吗)
- ·永乐镇政府公务员(永乐镇党委书记)
- ·2020年公务员面试(2020公务员面试真题)
- ·乡镇卫生院编制待遇(市医院编制人员招聘)
- ·富邦一站家居招聘(家政公司招聘信息)
- ·沙发厂临时工招聘(家具厂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