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时间:2023-02-11 08:21:46 | 文章来源:职结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以及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公务员行测蒙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蒙题技巧有:

一、巧用整除

【例】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为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是7:6,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

A.48 B.42 C.36 D.30

【蒙题技巧】A。原来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即足球为8份,又因为足球个数为整数,所以应为8倍,结合选项只有A,故本题答案为A。

二、巧析选项

【例】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共打印多少页文件?

A.360 B.400 C.460 D.540

【蒙题技巧】D。小王和小李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分析选项发现A+D=900,又因为小王快,所以A、D中数值大的为小王的打印数量,故本题答案为D。

三、妙用常识

【例】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两人合作,期间甲休息了2天,乙休息了8天(不在同一天休息),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

A.11 B.15 C.16 D.20

【蒙题技巧】A。由常识可知甲效率较高,并且此次合作过程以甲为主,所以如果让甲单独做,需要工作10天,休息2天,共用12天,又因为在此过程中乙也进行了参与,所以总用时少于12天。故本题答案为A。

四、灵活排除

【例】某校人数是一个三位数,平均每个班级36人,若将全校人数的百位数与十位数对调,则全校人数比实际少180人,那么该校人数最多可达到多少人?

A.750 B.972 C.396 D.998

【蒙题技巧】B。由题可知,学校人数应该能被36整除,检验选项排除A、D,又因为交换百位、十位后差值为180,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B。

扩展资料:

公务员行测排列组合题常用技巧总结:

一、优限法

含义:对于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或位置),在解题时优先考虑这些元素(或位置),再去解决其它元素(或位置)。

二、捆绑法

含义: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问题时,先相邻元素视作一个大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考虑大元素内部各元素间顺序的解题策略。

三、插空法

含义:插空法就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要求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它们的间隙或两端位置。

四、间接法

含义:有些题目所给的特殊条件较多或者较复杂,直接考虑分类过多,它的对立面却往往只有一种或者两种情况,考虑先算出总情况数再减去对立面情况数即可。

公务员考试行测怎么蒙

一、排除法

如果考生细心的话,便能够发现排除法似乎适合于每一种题型。在这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选择题也不例外。在考生解答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

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会轻易的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其实部分题考生即使不能直接通过排除得出答案,也可以减小试题的难度,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二、去同存异法

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其他注意事项

策略一:确定答案后,不建议再去看其他选项,注意是“确定答案”后,不能确定的还是要继续看下去。排除ABC后,建议直接选D,也是确定可以排除ABC。

策略二:对于定义判断,问符合的,建议在题目旁边打“√”;问不符合的,打“×”,以免分析选项时搞错。对于言语理解、可能性推理、常识判断也适用。

策略三:买笔芯是矩形的自动铅笔,涂卡时稍微用力划一下即可,不需要很认真地涂,丢掉你的强迫症。

策略四:做题时,在题目旁边直接写ABCD,不要直接勾选项,涂卡时一是要去辨认是ABCD的哪一个,二是容易涂串行,这都是血的教训。

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行测推出答案的技巧,或参考:

常识判断

1)比较异同,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绝对排除法

常识判断,一些法律题中某些选项的说法太绝对,如出现“必须”“禁止”“所有”“只有”等词语,一般情况下该说法错误。

数学运算

1)选项有升降,不看最大最小,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或是正确的选项。

2)选项中若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3)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4)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5)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图形推理题,解题规律,如:

相同部份去掉;

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

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

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

图形每行图形被分割成的空间数相同;

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行测蒙题技巧是什么

在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一直是广大考生的一大难题,难度大,时间紧。

与此同时,这个最易让考生放弃的数学运算部分也是极具技巧性的,有小部分题目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秒杀”!得分十分容易。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给考生来讲讲这些方法:

【例1】、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人继续干完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

常规解法。第一种:特值法。设每人每天工作量是1,则总工作量是20*15*1=300,先完成的量=20*3*1=60,剩余300-60=240,还需要240/15=16天,共计16+3=19天。

第二种:比例法。3天前后的效率之比=20:15=4:3,则时间之比=3:4,则后面的工作量按原先效率是12天,即3份对应12天,所以4份对应16天,共计16+3=19天。

“秒杀法”: A+3=D。A选项是正常计算结果,但不是所求结果,而考生朋友们在考场上极易错选A(A其实是出题人设置的一个陷阱),D才是真正所求的“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例2】、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装盒每盒装12个苹果,小包装盒每盒装5个苹果,共用了十多个盒子刚好装完。问两种包装盒相差多少个?

A.3 B.4 C.7 D.13

常规解法:方程法。设有大包装盒x个,小包装盒y个,根据题意可知,12x+5y=99。由奇偶性可知,5y必为奇数,即y为奇数,则5y的尾数只能是5,此时12x的尾数是4,x=2或7。当x=2时,y=15,符合题意,故两种包装盒相差15-2=13个。(当x=7时,y=3,此时x+y=10,不符合“共用了十多个盒子”的要求。)

“秒杀法”:A+C=10,C-A=B。但是题干中是“共用了十多个盒子”,所以,A、B、C都不是正确答案,答案直接选D。

【例3】、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秒杀法”:A+D=833。选项中应该有男员工人数,也应该有易错的女员工人数。男减少6%,女增加5%,整体反而增加,说明女员工的基数比较大。答案直接选A。

通过以上三个例题的分析,相信大家也看到通过分析选项所带来的神奇的解题效果,最后中公教育专家帮助大家来做个小结,以后到底什么样的题目,在考场上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大胆的蒙题,从而达到“秒杀”的效果呢?总结一句话:选项之间存在的加减关系与题干信息有联系。

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1、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

2、选项是区间,尽量选中间的两个区间。

3、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也可以优先代入进行验证。

4、如果题目选项中的某两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极有可能一个是干扰项。

数量关系

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的一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中,会有大量的信息要求管理者快速、科学、准确地接受与处理,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用数字来表达或是与数字有关的,因此作为公务员只有掌握快速数学运算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作。

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公务员考试行测蒙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