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考试热点(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

时间:2023-02-25 08:15:07 | 文章来源:职结果

今天给各位分享2016年公务员考试热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现在公务员哪个部门好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级海关部门好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级海关部门,两个部门报考门槛不是很高,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考试是各用人单位分别派人审核自己单位的报考者。所以要充分准备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要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多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焦点,多学习公文写作方法,充分做好迎考准备。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

公务员考试一般流程为:公告发布、网上报名(提交报考申请、现场目测(人民警察职位)、报名资格网上初审、网上缴费)、报名资料和准考证打印、录用计划核减及其他、笔试、查成绩、面试(面试前资格复审、递补、面试、成绩计算)、体能测评、体检和考察、录用审批。

参加公务员考试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人员应对报名时填写的报考内容要慎重填报,严肃对待。并时刻关注考试每个阶段考试截点,以免错过考试重要时机。

2016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包括哪些呢?

目前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还没有发布所以具体的题型还没法确定,只能是先参照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

一、行测五大部分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常识判断

1.总题量在20-25道,内容庞杂,包括科技常识、人文常识、政治常识、国情社情、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等。

2.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强调这方面的考查,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总题量稳定在40道,逻辑填空与阅读理解占比达到90%。

2.逻辑填空主要是对实词与成语的考查,其中对成语的考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考查形式上看,一空、两空、三空都有,两空为主要考查形式,而它又以实词+实词、实词+成语的组合形式为主。从考查难度看,两空题的难度相对较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3.阅读理解以主旨观点型题目为主,主旨观点型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大。

4.语句表达固定下来成为近年来必考题型。考查形式从单考语句排序,到侧重于语句排序,再到语句排序与语句填充两者并重。这表明语句表达命题经过不断调整渐趋稳定。

(三)数量关系

1.数量关系近两年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总题量减少,稳定在了15道,一个是数字推理题目退出国家公务员考试舞台。

2.数学运算部分核心知识部分的考查比重逐年增高,其中比例、不定方程、几何问题等都是主要考查部分。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等虽然题量不多,但每年都会出现,属于必考内容。极值问题、推理问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不仅要求考生懂得计算,还要了解其原理,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其解题要点。

3.数量关系部分在整张试卷中属于难度较大的部分,数量关系部分简单题和中等题所占比重达到80%,说明除少数试题较难外,多数试题的考点都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是数学运算部分的基础所在,普通考生都可以将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四)判断推理

1.总题量在35-40道,稳定考查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四种题型。

2.图形推理部分自2011年出现了图形分类这一新题型,整体难度上升,需要认真观察图形,辨别图形异同,熟练掌握常考规律。

3.逻辑判断部分以论证推理为主,同时考查智力推理和命题推理。论证推理以考查削弱型为主;智力推理虽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但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要灵活应用相关解题方法;命题推理近两年都只出现了1-2道,复言命题是考查的重点,需要掌握好逻辑基础知识。

4.类比推理包含两词型、三词型和对当型三种题型的考查,近两年题目所涉及的词项间关系越来越模糊和不明显,整体难度相应提升。

5.定义判断题目涉及心理、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定义,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其近两年整体难度基本稳定。

(五)资料分析

1.总题量在20道左右,包括4则资料,每则资料包括5个小题。包括文字资料、表格资料、综合资料等,资料内容多与宏观经济相关;资料信息量较大,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快速定位数据。

2.以计算题为主、注重考查计算技巧,近两年的考试中,计算题占比均不低于50%,更加注重对计算技巧的考查。大部分题目均可采用首数法、乘除法转化法、范围限定法、取整法、分子分母比较法等计算技巧快速求出正确答案。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复习啊?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已经开始启动,热点知识的储备对申论备考意义重大,不管是给定材料还是作答,都和热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来说:材料是热点材料的集聚;准备充足的热点知识又能让你在作答时胸有成竹。申论考试涉及的社会热点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这些社会热点时政问题,来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等等。如何有效地复习申论热点,小编为考生提供以下几点复习技巧:

一、必备热点

(一)理论政策

理论政策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指针和依据,考生首先要掌握重要的理论政策,如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热点等等。对于理论热点要以记为主,不要求一字不差背下来,但起码要做到很熟悉,对政策提出的背景、内涵、要求、意义等具体内容要了如指掌,在作答时要以此类大政方针为指导。

(二)时政热点

申论复习,只看作答方法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及时补充时事,关注热点,紧跟时代步伐,对重大事件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思考。时政热点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社会类、生态类。考生在选择热点阅读时不能有猜题、押题的心理,不可偏重于某一类别的复习,要做到全面复习。时政热点的搜集整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考生可登陆台州华图教育官网时政热点频道进行学习,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能对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有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热点阅读

(一)兴趣阅读

很多考生习惯于在考试前背背热点,培养下语感,记忆些对策,就准备考试了,对看热点的意义和终极目的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申论备考,阅读时事热点不仅仅是为考试背诵几个对策这么简单,而是重在培养一种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突击背诵的方法对于提高申论的整体能力不会有太大、太明显的帮助。

对于热点阅读,首先要端正心态,培养兴趣,不要觉得只要是热点时政就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可以先把这些材料当成一段段小故事来阅读。拿到一篇热点后,完整地读完文章,先不要看热点后面的知识链接或者是其他分析,把自己对热点的看法或者想法写下来,然后再对照热点后面的分析,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看看哪里需要补充或者改正。坚持下来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前提是要主动思考才会有改变,这样一来,不仅储备了一定的热点知识还能使其他各项能力也达到质的飞跃。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于热点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事实表面,要上升到事件的背后,挖掘问题,寻求解决之道。热点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背资料,要多看,多思考,反复推敲,弄明白问题的实质之所在。要学会自己总结,自己分析,自己加工。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得到的信息,往往要比看现成的分析成果来得更加深刻,用起来也会更灵活有度。不管思考出来的信息是否有用,首先要有去挖掘的决心,只有不断地思考和反复推敲才能真正提高申论的整体水平。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下面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为例,做以下展示。

从备受同情的挨打弱女子到舆情反转后的千夫所指,成都女司机经历了一场全民围观甚至“全民审判”。该问题持续发酵引发的不文明谩骂与“人肉搜索”等侵权违法行为,无一不体现出了一种法律意识的淡薄和规则意识的模糊。

无论是新闻当事人,还是部分网民,在“女司机被暴打”事件中都表现出了规则意识的缺失:女司机漠视交通规则,随意变道;打人者漠视法律,肆意施暴;围观者鼓吹暴力,拍手叫好,更有甚者对女司机进行人肉搜索,触犯了女司机的隐私权。这种规则意识缺失带来的后果就是秩序的混乱与社会的暴戾。小至个人,大到社会,规则意识一旦缺失,秩序就会混乱,潜规则就会盛行,暴戾之气就会泛滥,人与人之间不仅充满警惕,容易擦枪走火,动辄暴力相向,而当这样的情绪逐渐成为一种集体习惯时,那我们的社会最终将走向崩溃的边缘。

要想消除这些社会问题,最主要的方法还是重塑规则,以制度重申规则的严肃,以执行提升规则的尊严。只有人们养成对规则的敬畏,规则意识才会形成,人们才会懂得按规矩办事。对于此事件中变道被打的女司机,应该为自己的开车随意变道接受交通规则的处置;殴打女司机的男事主,也该为自己的拳头买单;对于参与议论此事的网友,则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都不能触碰依法上网、文明用网语境界定出来的法律红线。总之,对于这场事件卷入的所有人而言,法律作为公正公平的社会准则,既要规范其行为,还要保障其权利。唯有树立和彰显规则的权威,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普通小事,以及由此发酵而成的任何一次社会公共话题,才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动力。

简单来说,小编建议考生在关注一个社会现象时,要能够深入挖掘这个社会现象所涉及的影响、原因和对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真正去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2016年公务员考试热点和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