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事业单位面试真题(阜宁县政府招聘信息)
澎湃新闻记者 冯鹏飞 毛炜达
近日,苏北小城阜宁县、滨海县扎堆引进上百名名校毕业生的消息引起多方关注。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政府办在5月10日公布的《阜宁县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显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一百余名毕业生,即将受聘于该县多家企事业单位。
此前,同属盐城市的滨海县,4月2日、5月5日公布的两批《滨海县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显示,近两百名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拟在该县任职。
盐城“抢人”只是苏北地区人才竞争现状的缩影。
就在5月12日,江苏省徐州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宋乐伟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到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30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20万人。
不只如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苏北五市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近年的人才引进政策,发现近年来各市补贴力度“你追我赶”,人才政策覆盖范围也从生活、住房补贴,延伸到子女教育、父母养老、配偶就业等人才发展的环境因素上。
相较于苏南地区,苏北五市堪称“江苏人才洼地”,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一直偏弱。但是随着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快速扩张,以及各类人才招引政策不断升级,苏北“人才争夺”已经初见成效,各市也纷纷提出人才新目标。
江苏的“人才洼地”
苏北五市在江苏省内人才竞争态势中,长期处于不利位置。
5月17日,在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团队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中,仅徐州(第69名)和连云港(第95名)两市进入全国百强,远低于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等苏南城市和南通、扬州、泰州等苏中城市。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全省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66万人。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去年超七成省内高校毕业生将选择留苏工作。按往年趋势,江苏今年超过40万省内高校毕业生将成为各市争抢的人才对象。
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2021年选择就业并留在江苏的省内高校毕业生中,63.90%选择在苏南就业,苏中三市占15.68%,仅20.42%的毕业生选择在苏北五市就业,总人数约6.9万人,而当年选择在苏州就业的江苏省毕业生即达到6.58万人,选择在省会南京就业的则有约7.98万人。
2021年6月发布的《江苏省劳动力人口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报告》中指出,到2021年3月,苏北五市人口中劳动力人口比例69.36%,与同期江苏省平均水平73.21%差距较大,低于苏中的71.83%,远低于苏南的77.31%,“这表明苏北地区产业发展程度是省内的洼地,产业吸聚劳动力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不过,该报告同样指出,在过去三年(2018年3月底和2021年3月底),苏北地区劳动力规模增幅为3.19%,高于江苏平均水平(2.34%),是江苏南中北三地中最高的;同时劳动力人口占江苏的比重提高0.29个百分点,劳动力占人口比重提高1.81个百分点。“说明苏北地区劳动力吸聚能力相对全省正在加强,产业处于积极扩张的态势。”
苏北五市的人才目标
和苏南差距较大的尴尬境遇,使苏北各市一直将人才招引置于本地区的优先发展战略。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5年江苏省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北地区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近年来苏北五市开展人才工作纲领性文件。
《意见》指出,苏北地区“存在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人才发展环境亟待优化、区域内人才工作缺乏统筹协调等问题”。强调从政策支持、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强化人才工作。
2021年6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在答复江苏省人大代表《关于深入推动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时提到,将不断强化对苏北地区人才发展的政策扶持支持力度,具体落实在设立“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资金,在 “双创计划”中专门设立双创人才苏北专项等具体措施上。
在市级层面,苏北五市分别提出了人才发展目标或具体帮扶政策。今年以来,各地党政领导也分别在多个场合表达了人才资源之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徐州市2021年3月出台的《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从2021年至2023年,每年引进500名领军人才、5000名专门人才、50000名大学毕业生。今年3月,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戴敏捷在《党的生活》发表题为《在人才强省中展现区域中心城市作为》的署名文章,指出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积极在人才强省建设中展现区域中心城市应有作为。
在2022年5月12日徐州市委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宋乐伟强调,要营造良好环境,靠政策和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真正把徐州打造成为各类人才成就梦想的理想之城。宋乐伟还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到202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30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20万人,人才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到2030年,基本建成人才强市,在关键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行业领跑;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才强市,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此前在1月15日,连云港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表示,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突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全市产业发展及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大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1月17日,盐城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时任代市长周斌表示,力争到 2025 年,全市人才规模迈上新台阶,人才结构得到新优化;到 2030 年,基本建成人才强市,造就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一流人才方阵;到 2035 年,全面建成人才强市,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月28日,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在淮安市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力把淮安打造成为人才发展福地、产才融合高地,为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才智支撑。根据该市出台的《“淮安市333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方案(试行)》,到2025年,每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个、领军人才100人,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3万名。
2月17日宿迁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昊表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全力开创人才事业发展新局面”。此前该市曾出台《关于推动产业人才联企强链的实施方案》,目标“十四五”期间,宿迁市每年将新增产业人才8万人以上,其中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100个以上、高校毕业生2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3.5万人以上。
“撒钱”争夺毕业生
进入4月春季招聘季,“人才争夺战”在苏北五市中悄然打响。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近些年苏北各地陆续出台的各类人才招引政策,其核心聚焦于加大各类补贴的力度,重点引进高校毕业生。
2021年4月,被称为盐城“史上最强人才政策”的“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出台。根据该计划,针对部分高校,及市紧缺专业领域和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到市属国有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政策明确提出税前年薪金额:博士研究生不低于30万元/年、硕士研究生不低于20万元/年、大学本科生不低于15万元/年,并建立正常的薪酬待遇增长机制。此外,被引进高校毕业生在盐城还可享受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探亲补贴、15-40万的一次性购房补贴等福利。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盐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6764 元。税前年工资收入15万元在当地属于高收入,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极具吸引力。
“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很快获得效益。《盐阜大众报》今年5月报道,2021全年,盐城全市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超3.5万名,同比增长近20%;其中国内排名前20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329人。近日,百余名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扎堆落户盐城阜宁、滨海两县,同样证明了该市人才政策强劲吸引力。
不过,2022年以来,盐城“史上最强人才政策”很快迎来追赶的压力。
2022年4月,淮安推出《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原有政策基础之上,对在该市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名校优生”,最高分别给予6万元、4万元、3万元一次性就业补贴。
而早在1月份,连云港已经宣布施行“2.0版人才新政”,大幅提升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标准。其中,硕士、双一流本科生购房券标准分别从5万元、3万元提高至15万元、10万元;博士、硕士、本科生生活补贴标准分别从每月2000元、1500元、800元提高至3000元、2000元、1000元,发放时间从两年延长至三年。
人才安居方面,连云港和淮安对人才公寓的建设及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连云港市提出人才公寓拎包即住,三年内租金减免;淮安对入住人才公寓的人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免租金3年,本科、大专生3年内分别给予50%、30%租金优惠。宿迁市规定,对博士、硕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其他普通高校本科,每月分别给予25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的租房补贴。
澎湃新闻注意到,除现金补贴外,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人才发展的环境因素,在苏北各地人才招引政策中不断被强化。
盐城专门强调子女入学及配偶工作问题。对符合“黄海明珠人才”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其配偶在异地工作的,可以协调安排到盐城市相应的单位工作;其配偶在异地暂无工作的,可由人才引进单位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每月给予生活补助,并缴纳社会保险。
徐州对企业引进的大学毕业生、高级工发放“三星级英才卡”,凭卡享受落户、父母养老、金融支持及继续教育等服务;连云港也强调,要“妥善安排配偶就业,优先保障人才子女入学教育”。
淮安也在今年升级人才礼遇政策,打造一站式、全流程的“淮才通”人才服务信息化平台。拓展“淮上英才卡”服务功能,在观影观剧、交通出行、医疗保障、旅游健身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或优惠服务。
聚焦主导产业“留”人才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苏北五市全年GDP约占江苏全省经济总量的23%,与当年20%的省内毕业生选择在该区域工作的比例大致相当。与此同时,苏南五市(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经济总量约占全省57%,经济实力显著高于苏北。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分析2021年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情况认为,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是个人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也是市场配置资源下追求效率的体现。这就意味着,经济越发达地区,越能吸引更多人才。
为此,苏北五市的人才招引在广撒网、针对重点高校的同时,也开始聚焦当地主导产业,为人才解决“来”了之后如何“留”住的问题。
宿迁在去年7月启动的“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将未来五年的人才招引工作,聚焦于培养集聚产业人才、电商人才、乡土人才、教育人才、卫生人才五个方向。同时加强产业人才联企强链,聚焦“6+3+X”制造业产业体系,通过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紧缺急需产业人才、加大高校毕业生引进力度,推动产才深度融合。
盐城的人才招引政策中,对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到市属国有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年薪保证。
连云港推出的人才新政2.0版,包括“1+6”政策,在原有人才新政20条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既聚焦了全市产业发展重点,又兼顾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1”即《关于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花果山英才计划为统揽,涵盖人才引进、培养、平台载体、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等方面。“6”即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教育、卫生、技能六个专项人才政策。
淮安则是对来“333产业”企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每月生活补贴及购房补贴。淮安333产业范围包括: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制造业产业;生态文旅、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三大服务业产业;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三大现代农业产业。
专家:建立人才引进柔性机制
苏北五市密集出台人才招引政策,在住房补贴、人才家属配偶方面同时发力,是否会出现政策同质化情况?
淮阴工学院社科处处长、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史修松日前告诉澎湃新闻,人才的价值是多方面构成的,从时间维度看包括当期价值、未来价值,从形态来看包括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等,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体现在现值上,也就是说现值也可以转化为其想要价值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人才政策同质化不可避免。”
当前,江苏省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南北不均衡情况。苏北五市共有10所本科高校,其中只有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是原“211工程”大学。江苏省内其他原“985”、原“211”高校均坐落于苏南的省会南京及苏州、无锡,苏南在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数量方面相较苏北地区拥有显著优势。
史修松认为,有利于人才价值实现、有利于人才价值增值的环境才能有利于人才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苏北高校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因,“对于苏北地区而言,要吸引大量高水平人才,或者所需要的人才,首先应该提高人才的薪酬待遇,其次是完善人才成长需要的成长环境,第三是形成区域内人才自由流动的竞争环境。”
史修松建议,苏北各地可以根据各自产业情况,建立人才柔性引进的长效机制。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专门提出“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通过对接上海、苏南等人才资源富集地,建立人才柔性引进制度,对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是解决目前区域内人才紧缺的上策。”史修松说,苏北在这方面无论是产业匹配度、交通便利程度和文化认可度,都有天然的优势。
责任编辑:王韡
推荐文章:
- ·国家公务员考试怎么选岗位(国家公务员考试怎么选择职位)
- ·播州区事业单位招聘网(2022事业编招聘信息)
- ·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7篇
- ·孝南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22年事业单位招聘)
- ·贵州事业单位招考信息沿河(2022年沿河县事业单位招聘)
- ·上海事业单位做题顺序(2022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在哪里报名时间2015(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时间)
- ·2018内江公务员考试职位表(2020内江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最新4篇】
- ·项目代理合同【通用5篇】
-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优秀4篇】
- ·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最新3篇
- ·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优秀4篇】
- ·2022高二化学教学计划(优秀8篇)
- ·苏州市园区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招聘信息)
-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时间)
- ·浙江考事业单位要求(2022事业编报考条件要求)
- ·大南山事业单位待遇(十大最厉害的事业单位)
- ·公务员考试音频资料(公务员考试音频下载)
- ·事业单位政审没通过的(2022年事业编政审新规)
- ·项目计划书优秀8篇
-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试题下载(浙江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维修合同(通用10篇)
-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优秀5篇】
- ·福建气象局事业单位招聘2016年招聘公告的简单介绍
- ·婚礼筹备计划(最新6篇)
- ·为什么公务员考试没有(考公务员要求)
- ·2014陕西省公务员考试面试时间(2015陕西公务员面试成绩)
- ·关于吉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成绩单的信息
- ·公务员考试网经济基础(公务员考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