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4篇】

时间:2023-05-24 16:52:06 | 文章来源:职结果

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有哪些你知道吗?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看起来是孤立的,但很多知识存在着共性,对于这些知识可以采用联想迁移法进行掌握。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2021,欢迎查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4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1、 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抚慰做出反响——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抚慰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合适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活的环境要素:

6、生物对环境的顺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一致全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18、人体的基本组织

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9、人体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

系统:能够共同构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0、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21、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包括:保护组织、分升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22、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看书P70图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藻类植物的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

化,全身都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有专门的吸收营养、运输和光合作用的器官。

关系:释放氧、可食用、可供药用和可作鱼类饲料

苔藓植物的特征: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叶的分化,然而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关系:可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

蕨类植物的特征: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关系:可供药用、可做绿肥和饲料,形成煤。

25、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看书P85

果皮

结构种皮

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胚乳:单子叶植物所有

2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

27、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条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

件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被昆虫咬过的种子、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休眠的种子等。

过程: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8、芽的发育、根的生长过程

芽:形成新的枝条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而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9、花的结构,受精与果实的形成

结构:

受精和果实——看书P102

3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水根尖成熟区导管植物各处

32、植物的蒸腾作用

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料。

气孔植物体

3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将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地进行。

34、绿色植物地光合作用

CO2+H2O有机物+O2(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5、呼吸作用

有机物+O2 CO2+H2O+能量

36、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原料——见光合作用的公式

37、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O2,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O2的需要,其余的O2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消耗大气中的CO2,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CO2和O2的相对平衡简称碳——O2平衡。

38、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植农作物时,即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39、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的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生殖系统:

男性输卵管:输送精子

睾丸:产生精子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生殖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诞生

4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糖类:如葡萄糖、甘蔗、淀粉等;蛋白质:如奶、蛋、鱼、肉等;脂肪:如肥肉、大豆、花生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VA――夜盲症,VB――脚气病、神经炎,VC――坏血病)。

4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

4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糖类――口腔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

蛋白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

脂肪――小肠初步消化―――作中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过程:营养物质小肠壁毛细血管血液

44、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45、人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收缩――胸廓左右前后扩大

膈肌收缩,顶部下降――上下扩大

肋间肌舒张――胸廓左右前后缩小

膈肌舒张,顶部上升――上下缩小

46、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血液(血液由静脉变为动脉血)

47、血液的成分

血浆(淡黄色):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细胞:

48、血管的类型及特点

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毛细血管:内径8-10毫米,管壁非常薄,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49、心脏的结构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50、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动脉血

5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血液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

膀胱尿道排出

52、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53、神经调解的基本方式――反射

类型::非条件反射:人生来就具有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调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小狗算术等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4、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人体主要激素的功能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幼年缺乏换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调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幼年缺乏呆小症;过多甲亢。

胸腺――胸腺激素

肾上腺――肾上腺素等

胰岛――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卵巢――雌激素等

睾丸――雄激素等

55、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解的关系

人体的生命活动二者同时参与,但神经调解为主,激素调节为辅。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56、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背鳍:保持身体平衡直立

胸鳍:保持身体平衡转方向

尾鳍:保持前进方向,提供前进动力

57、蚯蚓的主要特征

穴居,昼伏夜出,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体壁呼吸,变温动物

58、家兔的特征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内有膈,门齿、盲肠发达,于食性相符。

59、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飞行时双重呼气,体温高而恒定。

60、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

61、节肢动物的特征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6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如:捕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取食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即出生后获得的。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术等

63、白蚁等动物的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如:蜜蜂、猴、狒狒、象、鹿等。

64、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转粉、传播种子

65、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军用雷达――蝙蝠;冷光――萤火虫;宇航员――长颈鹿;薄壳建筑――龟背甲

66、细菌的结构及特征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异养;分裂生殖。

67、真菌的结构及特征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异养;孢子生殖。

68、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与动植物共生

69、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和发展

70、植物的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71、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扦插:用枝条和土壤。常见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等

嫁接:用枝条或芽和砧木。可在一个果树上的到不同品种的果子。常见如:苹果、梨、桃等

7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变态发育

昆虫生殖: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共四期,如:蜜蜂、菜粉蝶、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共三期,如:蟋蟀、蝼蛄、螳螂、椿象、蜻蜓

7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体外受精,卵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上陆,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74、鸡卵的结构和鸟的生殖发育过程

鸡卵的结构见八年级下册P17页

生殖发育过程:求偶筑巢产卵孵化育雏(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75、生物的性状有基因控制

76、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或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7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如病毒

7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显性: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用对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DD或Dd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dd表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基因组成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79、近亲结婚的危害

近亲婚配,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80、人的性别决定

男染色体数:22对+XY;女染色体数:22对+XX

生男生女有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生男生女的机率1:1

81、生物的变异

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不同的性状成为变异

82、生命的起源

原始大气(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d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诞生

83、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84、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85、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病因:病原体引起

途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6、艾滋病

87、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人体第三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88、人体的免疫功能

清楚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侵入

监视、识别和清楚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89、计划免疫的意义

是预防免疫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四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三、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然后质分裂(植物:在原来细胞的中部,逐渐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到您,是虎知道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