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适待遇(帮宝适多少年了)

时间:2022-10-22 07:47:31 | 文章来源:职结果

今天给各位分享帮宝适待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帮宝适多少年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你在外企工作过没有?

我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丹麦公司工作了八年!

当时招聘岗位是清欠工作。

岗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熟悉财务往来账,沟通能力强。

由于国企濒临倒闭,我在国企基本上做过很多部门中层干部,没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所以无法适应专业技术工作。我当时38岁,无法找到更好工作。

一家世界五百强,中国分公司招聘清欠员,我应聘了。

岗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熟悉财务往来账,沟通能力强。

经过外企分公司人力资源专员面试初选后,分公司总经理面试,再经过中国总部总裁面试,录用。

清欠二年以上债务,底薪 提成,按债务年限、地区分为10%、20%、40%提成。外省市另加3%,差旅费自付。

这个工作做了六年,清欠工作基本结束。

后被聘为市场拓展经理,又工作了两年。

合同到期。

由于当时2008版劳动合同法没有实施。所以没有N 1经济补偿。

我找了很多理由,要求公司给与经济补偿,由于我掌握公司经营活动中有违规嫌疑。所以与公司达成协议,给我几万元经济补偿。住房公积金提取20000元,公司股票卖出提取20000元。

从这段工作经历中,也能看出自己适应市场拓展经理岗位的知识水平不足,尤其是英语口语一般,只会笔译。如果英语口语好,可以和直属老外直接沟通,可以让老外更贴切的了解你的工作业绩与工作能力。你的工作合同就会继续续签。

不过,北欧外企,公司治理是非常人性化,开放透明。公司硬性要求,不能搞小团体,工资保密,员工不能互问工资。

员工生日,公司买生日蛋糕,部门同事共享。经常搞团建活动。每年一次大型年会,全国各地员工做飞机,聚集一地,住五星级宾馆,举办大型晚会。

员工出差,全部住四星级以上酒店,基本上乘飞机,交通费实报实销,每日餐补150——200元之间(2000年左右)。

公司没有复杂的人事关系。只谈工作,不论其他人是非。

根本没有下级给上级送礼现象。

无论官位多大,中午食堂就餐,待遇一样。

在外企工作经历,也体会到,人必须掌握真本事,有文凭还要有专业知识。对于外语的掌握,必须口语化。这样,才会融入外企日常工作交流。如果你的顶头上司是外籍人士,你能够与其进行语言交流,会给你的职场工作加分。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的是真才实学!

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专业技能。

多储备职场必备的工作经验和交流工具,才会自如的应对职场的千变万化!

待过一家德企和一家假美企。德企,规模比较小,700人左右;每天工作时长7H,实际工作时间约3 4H;餐饮极好,餐费个人承担20%;薪资不高,16薪,加服装费健身费 旅游 费等等;人际关系异常简单和谐;组织也是已经僵化,没有成长空间;业务上,至少在供应链领域,谈不上先进的管理和实践。总的说,养老就太好了,对年轻人简直就是温水煮青蛙。假美企,就完全吐槽了,资方是美国的,收购了一家台企,导入他们的客户资源,但是不参与管理。说是外企,一个外国人也没有,所有供应链数据全靠人工统计,试产时统计数据做报告是最痛苦的事情,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情。办公室小团体严重,老板喜欢打麻将,闲的人上午讨论麻将,下午嗑瓜子是一天;忙的人没日没夜也是一天

1、

我研究生毕业时签了华为公司,当时班上有个大牛同学,当着我的面,公然对华为表示不屑一顾。他说华为太装X了,总在吹自己是最牛X的。

这个大牛是系里公认的天才,而且非常有个性。他参加华为笔试的时候,开场不到一分钟,竟不知何故,愤然起身,留下一张白卷就走了。

后来大牛签了阿尔卡特朗讯,简称阿朗,是全球著名的通信公司,也是华为在海外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当时我们同学的平均工资还不到6000元,而他已经过了10000。但是上班报到之后,大牛沮丧地在群里宣布,今后再也不能写代码了。这就意味着,他在阿朗不负责核心业务的研发。

其实这就是在华外企的常态,中国员工水平再高,也很难涉及核心技术,虽然薪酬待遇很好。

2、

进华为之后,一位总架构师跟我们讲,当年他有同学也去了阿朗,还跟他吹牛,说工作特别人性化,每天下午5点同事们基本都下了班,健身去了。

但是没过两年,赶上裁员,那位同学也黯然离职,而总架构师却在华为干得风生水起,步步高升。

后来我所在的部门来了2个新人,都是从某大外企跳过来的。我还很好奇地问他们:外企待遇好,不加班,你们怎么还想来华为呢?

其中一个意味深长地说: 外企就是把中国的高端人才圈养起来,什么都不让干 。

华为虽然科研实力跟世界巨头相比还有差距,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企业,而且是自主研发的标兵。

老外表面上满口Z由、P等、B爱,但在核心技术上仍然搞“满汉大防”的一套。只有中国人才会给中国人机会。

3、

这个道理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我离开华为以后,去过1家外企。

第一家在中国承接了很多重要的工程项目的智能控制平台,这家公司的研发实力可以说是冠绝全球。但是在中国,他们只有商务和一部分技术团队,而技术团队只负责测试、数据集成、现场实施。

研发中心远在欧洲,如果现场出现了比较疑难的技术问题,才会从总部派专家过来。

我接待过其中一个专家,他是个50多岁的小老头,但技术真的很牛。国外公司这一点比中国好,专家可以干很久,而中国的程序员,到35岁以上如果不当领导,职业前途就堪忧了。

不过外企不会在中国培养技术牛人,他们即使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也不会负责核心业务。但很多人依然向往外企,这还是有原因的:

1) 外企凭借自己的先进技术,在中国很多商业领域都有广泛的业务,员工收入也相对较高;

2)外企管理相对规范,福利待遇健全。

这一点很吸引人。比如欧美外企的用工制度比较人性化,工作流程有规可循,员工也不需要经常加班,更没有领导给员工打鸡血。

外企给员工的福利和保障严格遵照国家标准,比如一年15天带薪假。

我待过的外企除了给员工交五险一金,还有补充医保和补充养老保险,看病几乎不花钱。

虽然福利待遇不错,但如果真心想学本事、干事业的人,还是不要来外企。

外企在中国,尤其是技术研发方面,只会负责一些边缘的业务。另外,中国人在外企很难当到高管。

日企1家,美资2家,区别如下。

日企:日日夜夜的汇报。现在干嘛,等下干嘛,明天干嘛,下周干嘛。领导每2个小时悄悄站身后的惊悚。

美资:随意。任务布置给你了,截至日期告诉你了,自己安排吧,领导只要结果。

日企:工作效率低,但要保持沟通。说周一交不了,可以及时沟通到下周一。

美资:工作效率高,工作量大,滚雪球一样。说周一要,就是周一要。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个任务没做完,新的任务又来了。

日企:同事间相对客气亲切,互称某San。人情味浓郁些,A不在座位B帮着接个电话是正常的。

美资:都是英文名,kevin,Lucy,Echo,保证一个礼拜分不清谁是谁。工作自顾自,我帮部门同事接个电话被经理说,那是她的事,你别管。

日企:拘谨内敛,等级制度严格。咖啡是前台煮给老板喝的,零食区貌似不太看到,看到老板要鞠躬。

美资:自助咖啡机,各种茶包,冰箱里梦龙敞吃,还有各种小零食,和老板站成一排边吃边聊。

我在外企工作快20年了,说说我的感想:外企尤其是欧美企业相对待遇好些,公司文化及各项规章制度都很人性化,很完善。带薪休假、五险一金、商业保险都是标配,有的公司还有企业年金、股票,有的在北方还给报销采暖费。加班的情况不多。大公司会有些老外把持关键部门领导和一把手,不过最近这些年为了削减成本好多老外都回国了,被一些海归华人高管或本地高管取代。外企天花板效应比较明显,晋升机制和考核机制也相对公平。相对来讲技术含量较高的公司在中国发展的还不错,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很多都迁走了。总体来说各方面还不错!但是想干到退休很难,年轻人又能干又有冲劲又便宜谁都爱用。45岁以后在外企就比较难了。得找好出路。

作为一名曾任职两家世界五百强外企的白领丽人,我想这个问题,你在外企是否工作过,我很有发言权。

IBM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

从澳洲留学回国,第一份工作,是在IBM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一家美资世界五百强公司。做的是IT service helpdesk,一份技术支持的工作,更具体来说,就是英文电话客服,接听来自全球的技术咨询电话,然后将接听到的技术难题,再转达给IBM相应的技术团队去解决。所以这份工作会要求英语听、说、写的能力都不错,毕竟接听英文电话,需要英语听力好,能听懂客户咨询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以流利的英语口语给出初步的诊断回答,再通过内部系统撰写英文电子邮件传达给相应的技术团队。除此之外,还包括该问题的后续跟进,反馈给客户,直到问题完全解决。因为要接听来自全球的终端用户的电话咨询,这份工作,事实上是三班倒制,这要求你有能上夜班工作的能力。总体来说,美资的公司文化,很自由宽松,一切都强调独立自主,上下班会有打卡。还会有活动气氛很活泼轻松的部门团队建设活动,大家都是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在一起很开心的。我那时候,经常每天都会盼望着上班,因为和同事在一起工作很开心啊。

沃尔玛中国总部

第二份工作,是在沃尔玛中国总部工作,给一个外籍高管做助理,同样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美资公司。这份工作是典型的朝八晚五的工作,中午会休息一个小时,每天上下班打卡。这份工作经历最长。沃尔玛是一家会让你感到找到大家庭的公司,在这里工作,你会很有集体归属感和荣耀感。我所在的总部员工有近三千人,占据了两幢写字楼。公司很庞大,部门设立也繁多,记得有十几个部门吧。这在外企算员工配置很大型的公司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三月份左右都有一次全国性的年度准备会议,这项会议一般由市场部的同事提前半年时间准备,因为这个会议通常要召集全国的门店店总,管理层和优秀员工参加,开会一般三四天时间左右,并且还会有沃尔玛的大型供应商参会,展出他们的商品。如果能参加这样的大会,也是每个沃尔玛人的骄傲。

我青睐的外企

在我外企的工作经历中,由于工作关系,我同样接触了一些很优秀的外企。印象最深的是宝洁公司。大家都知道,宝洁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飘柔、舒肤佳、汰渍、帮宝适等。为什么喜欢这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是沃尔玛最重要的供应商。那时候,我们经常会和来自宝洁公司的人,因为项目的合作,会一起开会、沟通和交流。他们整体的精神面貌、流利的英语,专业的素养都给人印象深刻。这是除了我所在的公司,宝洁,是我所见过的素质最优秀的一群外企白领。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儿童教育、科学 育儿 等方面的内容,请关注我:巧手妈妈爱丽丝,澳洲海归、曾世界500强外企白领,专注于儿童教育,与您一起分享 育儿 路上的点点滴滴。

我就职世界500强公司,不用打卡,人事权相对比较独立,直系领导权利相对偏弱,市场费用投入管控很严格。怼上级,怼平级同事的事情经常发生。比较保护信息的正常流通。工资待遇这块基本比国内同级别会搞一个档次,出差补贴会搞2个档次。基本不加班,休息按法定来。裁员这个事情及其慎重,赔偿是不需要谈的,直接给。自己离职的谈下都会给赔偿。加薪吧,年年都会有,不同的贡献不同的档位。

在外企工作3年,没有朝九晚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做好的份内的工作,你爱干嘛就干嘛,领导不会说你。没有加班,也不用打卡。但是平时周末也会偶尔回邮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自由。人员也比较简单,没有勾心斗角,大家都是各自忙自个的。

工作过,3m中国有限公司,美资企业世界500强。工作氛围很轻松,完全靠自觉,上下班不打卡,公司8点半上班我一般8点四十到,从来不担心迟到。电脑全是笔记本的,都有自己的密码,电脑软件全是外国的。

大学毕业就职外企,前后三家,15+,欧洲+美国,非常感谢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真的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每一位领导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非常有水平。企业文化好,氛围好,以结果为导向,提倡尊重诚信合规,对于问题,民主且可以充分讨论。

纸尿裤包装设计公司哪家做得比较好?

冰妈妈 13款婴儿纸尿裤横向对比评测 2008-04-15

一,前言

从90年代起,婴儿纸尿裤悄悄地在宝宝的屁股上安居扎营,从最初的尿布到纸尿片,到现今最流行的纸尿裤,那一片小小的日用产品同样跟随着我们生活的步伐,慢慢前进。如今,婴儿纸尿裤无论在外包装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含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飞跃,由于它方便的实用性,逐渐成为广大家长的首选。

众所周知,婴儿的皮肤是最为娇嫩的,而且对外界的防御能力低,过敏和出疹问题时常发生,目前市场上的纸尿裤品牌数十种之多,产品宣传五花白门,功能也越来越多,家长未免头晕眼花,挑昏了头,如何选择一款好的纸尿裤,在保护宝宝皮肤同时,给予舒适周全的体贴?

39健康评测中心针对市面上最常见的婴儿纸尿裤做了一次网络上最详尽的横向评测,本次选择评测的婴儿纸尿裤大小均为M(中)码,适合6~12KG的婴儿使用,评测对象包括: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爽儿宝婴儿纸尿裤、嘘嘘乐婴儿纸尿裤、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超级小淘气纸尿裤、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宝宝PETPET婴儿纸尿裤、爱得利婴儿纸尿裤(干爽型)、茵茵特级棉柔超薄纸尿裤、雀氏婴儿纸尿裤、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好奇透气纸尿裤,共13个品牌产品。

左起往右至上而下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文字查看每个品牌具体参考值)

妈咪宝贝Many poko婴儿纸尿裤;

嘘嘘乐Sealer婴儿纸尿裤;

茵茵YINYIN特级棉柔超薄纸尿裤;

帮宝适Pampers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

菲比Fitti超薄型婴儿纸尿裤;

爽儿宝Soft Babies婴儿纸尿裤;

爱得利IVORY婴儿纸尿裤(干爽型);

好奇Huggies透气纸尿裤;

安儿乐Auerle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

厚生堂宝宝Houshenqtang baobao婴儿纸尿裤;

超级小淘气PROKIDS纸尿裤;

宝宝PETPET婴儿纸尿裤;

雀氏CHIAUS婴儿纸尿裤;

二,评测介绍

一般官方对纸尿裤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透气量、纵横拉断力、纵横向断裂延伸率、细菌数、真菌数等指标进行的质量评定,而本次评测对象主要是广大婴儿纸尿裤的买家,因而,评测项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39健康评测中心对于13种不同品牌的纸尿裤分别进行了十大项的评测,从每一张纸尿裤的价格、尺寸大小、剪裁设计、吸收量、透气性、干爽性、柔软性、变形性等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测试,以最认真及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评测产品,希望在阅读完所有评测项目后,每位家长都能为宝宝挑选一款最为合适的纸尿裤。

评测工具合影

其中几项测试图:

吸收度测试进行中

透气性测试进行中

干爽性测试进行中

三,产品价格

据不完全统计,每个0~2岁婴儿每天使用纸尿裤的平均数量高达6片,特别在初生阶段,由于初生儿自身生理构造特点,每天使用量更达到10片以上。在39健康评测中心10月份进行的婴儿纸尿裤使用状况调查中显示,有差不多一半的家庭由于纸尿裤价格因素的制约而选择把尿布与纸尿裤混合使用,而仅仅在宝宝睡觉或者外出时选用。由此可见,纸尿裤的价格对于产品购买方面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评测中心购买的13种产品地点均在正规超市,由于每款包装数量不同,总价格会有差异,以每包价格除以片数,得出每一片纸尿裤的价格。下图是本次13个品牌产品每一片的价格对比:

13款品牌纸尿裤每片价格对比结果数据表

在13款品牌纸尿裤中,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的每一片的价格为2.24元,比最便宜的超级小淘气纸尿裤贵了一倍多,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如果按照他只使用纸尿裤的规律来说,按照一天10片的用量,每天就要花掉至少22.4元,一个月光是纸尿裤的花费就高达六百多块。

四,尺寸对比

对于出生或者刚刚学步的幼儿来说,一天有超过20个小时使用纸尿裤的频率,因而,纸尿裤的尺寸大小关系到宝宝们穿着此品牌纸尿裤的舒适性,太宽太长的产品会使宝宝有不适感,对于学步的幼童来说,阻碍了步伐学习的准确性,而太窄太短的产品会容易侧漏,失去纸尿裤的作用。本次评测的13款纸尿裤属于M码系列,适合6~12公斤的幼儿使用,经过一一测量后,13类产品的长度均在43cm~46cm之间,中间吸水带的宽度均在8~11cm之间,具体差异对比如图:

13款品牌婴儿纸尿裤长宽尺寸对比结果数据图

13款品牌婴儿纸尿裤中,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因为外侧围多余的无纺布较少,整片长度是13款中最短的43.2cm,而雀氏婴儿纸尿裤是最长的一个品牌,长度为45.5cm。从宽度来说,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有三角形的设计,中间宽度只有8cm,而最宽的妈咪宝贝有12.2cm。

同样,婴儿纸尿裤的厚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一般来说,较为薄的产品里面都含有较多的吸水树脂,而较厚的则含有绒毛浆较多。但纸尿裤不会因为其厚度而影响其吸收能力,对于宝宝来说,当然越厚的产品其舒适性会越低,甚至影响纸尿片的透气性,引起皮肤过敏、湿疹等症状。具体厚度对比如图:

13款品牌婴儿纸尿裤厚度对比结果数据图

通过游标卡尺的精确测量后,好奇透气纸尿裤仅有0.22cm,成为最薄的一款产品,宝宝PETPET婴儿纸尿裤厚度为0.416cm,厚度几乎是好奇的一倍。其它大部分产品的厚度均在0.25~0.380之间,属于中等厚度范围。

五,剪裁设计

纸尿裤给予宝宝最长效安全的保护,每一片的剪裁关系到宝宝穿上此款纸尿裤后的整体舒适度,之前已经对每一片的长宽高作了详细的对比,现在看看具体他们在剪裁设计方面的差异。

13款品牌婴儿纸尿裤内包装合影

图片由左上到右下名称依次为:

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好奇透气纸尿裤;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嘘嘘乐婴儿纸尿裤;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爽儿宝婴儿纸尿裤;茵茵特级棉柔超薄纸尿裤;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宝宝PETPET婴儿纸尿裤;雀氏婴儿纸尿裤;超级小淘气纸尿裤;爱得利婴儿纸尿裤(干爽型);

1,外包装设计

纸尿裤的设计由于适用人群的决定因素,大部分都是以卡通为主要设计基点,颜色为白色底,配上可爱的卡通图案,其中,以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嘘嘘乐婴儿纸尿裤;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好奇透气纸尿裤;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雀氏婴儿纸尿裤最是耀眼。

尿片外层用料主要是一层像纸布一样的薄膜,作用是防止尿液渗出,但是,小淘气、厚生堂、爱得利这个三个品牌的外包膜触感与偏胶性大一点,可能对尿液外渗的防御力更高,缺点是触感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引起宝宝皮肤的过敏。

外层设计面料

2,魔术贴

整个长长的纸尿裤全靠两片薄薄的魔术贴固定在宝宝的腰围,13款婴儿纸尿裤中,魔术贴的类型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塑料贴,一种是以布为材料的腰贴。第一种塑料贴优点是可以稳固地把纸尿裤固定在宝宝臀部,不容易脱落,缺点是塑料贴容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一不小心弄到宝宝皮肤上难以取下,尤其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塑料贴撕拉的声音很大,容易惊醒了熟睡的宝宝。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均属于这种类型,包括:嘘嘘乐婴儿纸尿裤;茵茵特级棉柔超薄纸尿裤;爽儿宝婴儿纸尿裤;爱得利婴儿纸尿裤(干爽型);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超级小淘气纸尿裤;宝宝PETPET婴儿纸尿裤;雀氏婴儿纸尿裤。

嘘嘘乐婴儿纸尿裤塑料魔术贴

另外一种材料的魔术贴较为柔软,多次粘贴也不至于粘力减少,撕拉也很方便,缺点是不如塑料贴牢固。代表产品是: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好奇透气纸尿裤;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

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纸布魔术贴

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融合了两者的特点,它的粘贴带上有毛线编织成的网格,使整个塑料面不至于过分突出,不容易引起脱落,同时粘贴面采用一半是塑料贴,一半是不贴的形式,在确保纸尿裤的稳固性同时又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而且撕拉的声音比明显减少。不过遗憾的是,这种设计牢固性不如理想中稳固,轻轻晃动就已脱落。

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网面魔术贴

3,细节元素

为了配合市场不同的需求,纸尿裤在技术工艺研发上同样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从最原始的蚊帐布尿布,到现在一次性的纸尿裤,胶膜、纸膜、布膜,一层一层地,为使宝宝得到最周全最舒适的保护而不断改进,目前市场上纸尿裤的功能主要有立体护围,环抱设计、尿湿显示、护肤层,一些厂家加入多层无纺布以减少纸尿裤回渗的机会。13款品牌的细节对比如图:

13款婴儿纸尿裤横向评测

其中以好奇纸尿裤的细节最完善,几乎把能加入的元素都加进一小片纸尿裤中,大大加强了宝宝穿着的舒适性同时使家长更加放心。而厚生堂宝宝纸尿裤相对比较逊色,技术工艺较为单调。

六,吸收性对比

吸收宝宝排出的尿液是婴儿纸尿裤的主要功能,好的婴儿纸尿裤不仅有大容量的吸收性,而且不测漏,吸收迅速。之前提过,尿液的吸收主要靠纸尿裤里面的高分子吸收树脂,所以纸尿裤的厚薄和大小不能决定纸尿裤的吸收性的强弱,还是看看评测中心的吸收性测试吧。

测试方法:

1,把干爽的纸尿裤置于电子天平上,称出其条质量;

2,把纸尿裤的表面向上地浸泡于水中20秒。

3,用镊子夹住纸尿裤的一侧提起,静止90秒,待纸尿裤上的水不再往下流。

4,把湿透的纸尿裤放置于电子称上称其质量,最后得出的数据于原来干燥纸尿裤数据相减得出每条纸尿裤的吸收量。

具体数据如表:

13个品牌的纸尿裤吸水性对比结果数据图表

13个品牌的纸尿裤吸水量均在300克左右,其中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以457.7克名列榜首,其次是好奇透气纸尿裤;爽儿宝婴儿纸尿裤,吸水量都在430克以上。而茵茵特级棉柔超薄纸尿裤和雀氏婴儿纸尿裤的吸水量不足300克,较其他品牌逊色。

其中两款吸水量较多的品牌纸尿裤数据对比:

吸水前后数据对比

其中两款吸水量较少的品牌纸尿裤数据对比:

吸水前后数据对比

七,透气性对比

婴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伤害,纸尿裤在宝宝的臀部一天起码待上20个小时,透气性是广大家长购买纸尿裤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纸尿裤功能选材的限制,要做到既透气又不会使尿液外渗,除了设计上要有良好的剪裁外,材料的选用和构成也有一定的因素。目前大部分品牌纸尿裤表层都是选用无纺布为只要原料,加上一层PE膜以防止反渗。纸尿裤透气性的好坏,看的就是那层无纺布的质量。有些品牌考虑到成本的原因会采用原料较差的无纺布,而一些价格稍高的品牌所采用的无纺布就较为高档,不仅有好的透气性,而且会加入一些特殊的工艺,例如:芦荟、抑菌等,更进一步地保护了宝宝的皮肤,减少过敏和出尿布疹的机会。

本次纸尿裤的透气性实验主要是采用一般无纺布的透气测试方法,准备酒精灯、烧杯两个、铁架子、石棉网。

1,在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相当于烧杯2/3分量的水;

2,点燃酒精灯,把水烧至沸腾(沸水温度:100摄氏度);

3,称量空烧杯的质量;

4,分别把各个品牌的无纺布平整地放置于有沸腾热水的烧杯上;

5,盖上空的烧杯,静待30秒,等水蒸汽刚好上升到空烧杯之上,而没至于会往下流;

6,把含有水蒸汽的烧杯取下后冷却两分钟,称量此烧杯的质量;

7,把有水蒸汽的烧杯质量减去原来干燥烧杯的质量,得出沸水通过这张无纺布后上升到空烧杯的水蒸汽量。

通过13次一样的测试记录后,得到各大品牌婴儿纸尿裤透出蒸汽量如下图:

13款品牌婴儿纸尿裤透气量对比结果数据图

明显地,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和茵茵特级棉柔超薄纸尿裤这两款产品的透出的蒸汽量比其他品牌要多,两者的透出蒸汽量均是0.41克,其次是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而超级小淘气纸尿裤的透出蒸汽量仅为0.04克,相当的少。证明了菲比和茵茵在无纺布工艺上较为优胜,透气性较高。

八,干爽性对比

与透气性相似,如果纸尿裤不透气,不干爽,宝宝的皮肤状况难以想象,所以,干爽性对于纸尿裤来说是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指标。干爽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纸尿裤表面用料,而且对于内层PE膜、绒毛浆、吸收树脂等的原料要求也相当关键,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都会影响整张纸尿裤的干爽性。

婴儿纸尿裤干爽性主要分为几个方面内容:

1,吸收速度 吸收的快的纸尿裤使宝宝的尿液在瞬间便能完全吸收,减少尿液存在纸尿裤表面的时间,等于减少尿液对宝宝皮肤的刺激。

2,回渗量 经过一定时间吸收后,好的纸尿裤会紧紧得把尿液锁在内层,而外层上的尿液完全流入内层中,宝宝的皮肤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尿液,保持干爽清洁。

3,侧漏情况 这个指标与吸收速度、回渗量有一定的关系,宝宝排出的尿液后如果产品的吸收速度慢,回渗大,纸尿裤的表层导尿设计不科学的花,很容易尿液就会随冲力流向纸尿裤各个位置,引起所谓的侧漏。

测试方法:从固定的高度30度角侧向往婴儿纸尿裤倒入50ML的蓝色液体,按照以上指标观察液体在纸尿裤上的渗入情况,等待液体渗入1分钟后,用四层吸水纸在纸尿裤吸水层上以均匀的压力平扫三次,观察吸水纸的浸湿程度。

观察所得,好奇透气纸尿裤的吸收速度最快,不足两秒钟已看见蓝色液体完全渗入纸尿裤内层,不过1分钟后用吸水纸压表面,有两张吸水纸是沾有蓝色液体的。与此产品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倒入50ml蓝色液体后,需要等待20秒后才看见液体渗入内层,使用吸水纸后发现,四层吸水纸都沾满大面积的蓝色液体,吸收速度和回渗度都比较差。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是属于其中比较少见会侧漏的品牌,倒入后看着液体往两侧流开,并没有完全固定在中间较强的吸收区中。

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干爽性测试情况

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完13款纸尿裤后,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和嘘嘘乐婴儿纸尿裤的干爽性最为满意,两者不仅吸收较快,而且回渗量相当少,四张吸收纸几乎没有看到有蓝色水印流在上面,而且液体稳稳固固得停留在尿片中间。

嘘嘘乐婴儿纸尿裤干爽性测试情况

九,变形性对比

宝宝在不断成长过程中,活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活动程度也越来越大,婴儿纸尿裤为了适应婴儿好动、活泼的特点,尽量在设计上加入不易变形的因素,但是,绒毛在吸收水份后,在重力不平均的作用下会引起纸尿裤的变形,一些产品的橡皮、护围更会在宝宝活动中断裂,引起尿液外漏。在整个纸尿裤变形后,宝宝的舒适感相应减低,很容易就闹情绪,哭闹不停,所以,选择一款不易变形的纸尿裤,可以减少家长不少的麻烦。

测试方法:为了使每一款产品能区分变形的程度,对每一片纸尿裤都注满了它所能完全吸收的水份,分别把注满水的纸尿裤用相等的力度左右拉扯三次,观察其变形程度。

纸尿裤经过这样来回折腾后,基本上都会有变形的情况出现。因为是注满水的缘故,每一片纸尿裤都胀得股股的,轻轻摇就会感觉里面的绒毛在摇晃。其中,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的变形程度最为严重,不仅里面的绒毛乱成一团一团,旁边橡皮都呈松垮状,整片纸尿裤变形程度相当严重。

厚生堂宝宝婴儿纸尿裤变形情况

与之相反的是,在经过相等“待遇”后,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依然能保持原来状态,在吸完水后,内容物的变形程度较小,基本维持原来的状态,而且旁边的橡皮也没有因重量和惯性左右而断裂,虽然是沉甸甸的,但纸尿裤的弯度依然清晰可见。

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变形情况

十,柔软性对比

作为与婴儿皮肤最为紧贴的日用品,一切均以婴儿幼嫩的皮肤为出发点。对于宝宝来说,过硬过粗的纸尿裤用在身上都会像刀刮一样难受,相反,柔软舒适的纸尿裤会让宝宝感觉体贴而有安全感。针对婴儿的这一特点,厂家在纸尿裤用料上不断地作出各种更近,从以往的塑料面到现在的纸膜、布膜,加入更多技术元素使得纸尿裤越来越薄,目的都是在不改变基本的干爽、吸收的基础上让纸尿裤更加柔软,舒适,适合不断发展的宝宝的生理需要。

观察13款品牌纸尿裤,纸布膜类型的产品在柔软性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在触感方面,给人以舒适、柔滑的感觉。相对的塑料膜面整体触感较差,软硬度明显不及纸布膜类产品,雀氏婴儿纸尿裤不仅有较硬的外层胶膜,而且厚度较大,整体触感较粗,较硬。

雀氏婴儿纸尿裤展开后

同样道理,内层的无纺布的用料同样关系到纸尿裤的柔软性,13款产品无纺布的用料相当,手感区别不大,以妈咪宝贝的多层绒毛面最为突出,手感较舒适,但从整片纸尿裤来说,柔硬度不尽人意。

妈咪宝贝婴儿纸尿裤展开后

纵观纸布膜的同类产品,以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较令人满意,大小适中的设计,加上内容物不松不紧,整片纸尿裤柔软性相对较好,各个部分的触感顺滑,相信对宝宝皮肤也是一种享受。

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展开后

十一,获奖产品

经过一共十项方方面面的对比评测,相信身为父母的网友必定对纸尿裤这一日用品更加熟悉,不管正在使用或者准备使用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以上测试,挑选出最适合自己宝宝的品牌纸尿裤。

总结产品价格、尺寸、外观设计、魔术贴、细节元素、吸收性能、透气量、干爽性、变形性、柔软度等不同的测试项目,39健康评测中心以纸尿裤重点的吸收、剪裁设计、干爽透气分别评选出三个最优秀的产品,荣获最强吸收奖、剪裁设计奖、干爽透气奖三个奖项,另外,根据以上多项评测综合出一个各项表现出众的产品评以纸尿裤综合奖。具体设置如下:

1,最佳剪裁奖

每一片纸尿裤都是经过不同模板、不同机器制作成品的,在设计、剪裁、工艺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39健康评测中心根据产品的尺寸、每一片的外形设计、魔术贴的制造、细节元素共四项综合评比一个奖项:剪裁设计奖。

好奇透气纸尿裤

好奇透气纸尿裤长44.2cm、宽9.9cm、厚0.220cm、外包装以浅粉色为主要颜色,配合可爱的兔子图案,正片纸尿裤以纸膜包裹,魔术贴是属于波浪型腰贴,富有弹性无胶性,拥有立体护围、环抱式设计、护肤表层、两层无纺布家长吸收,减少回渗、条形尿湿显示。从整体剪裁设计来说,是13个品牌中最全面、最细致的产品。

2,最强吸收奖

吸收宝宝尿液是纸尿裤最最主要的功能,吸收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纸尿裤的优劣,39健康评测中心根据国家对纸尿裤吸收度的检测方法给13款品牌纸尿裤分别做了同样的测试。吸水质量最高的将成为本次纸尿裤最强吸收奖的得主。

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

安儿乐舒薄棉柔婴儿纸尿裤明显领先于其他品牌的产品,它的条质量为37.56克,吸水后质量为495.26克,两者相差457.7克,也就是说单次最高吸水量为457.7克,比最少的一类产品高出几乎一倍,以超强的吸收性荣获最强吸收奖。

3,干爽透气奖

宝宝的皮肤幼嫩而容易受伤害,在挑选纸尿裤的时候,家长对纸尿裤的干爽透气性要求都偏高,生怕不好的产品会引致宝宝皮肤问题。39健康评测中心对13款品牌纸尿裤分别做了透气性、干爽性两个测试,综合评选出两者最优秀的产品赠予干爽透气奖。

两个测试中,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的平均分值最高,在透气量测试中,30秒透出蒸汽量为0.38g;在干爽性测试中,吸收水速度较快,几乎没有看见有回渗。而其他品牌产品在这两项表现中存在有偏移,要不就是透气量大,但回渗多,要不就是透气量一般,但回渗少。所以综合两项评比,帮宝适超薄干爽婴儿纸尿裤获得此次的干爽透气奖。

4,综合奖

顾名思义综合奖综合了本次测试的所有项目,评选出一个分值最高的产品获得这个奖项。授予这个奖的纸尿裤必须在10项测试中都有较好的表现,实力平均。

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长度:43.2cm、宽度:9.5cm、厚度:0.360cm、条质量:30.90g、吸水后质量:388.54g、透气量为:0.41g,每片价格为1.54元,属于中等水平,外层纸膜包裹,拥有扇形弹性腰贴,表层含有芦荟护肤成分,具有尿湿显示功能,干爽测试中,吸水较迅速,回渗少,而且在吸慢液体后,依然保持原装,没见有变形。

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是本次测试中表现最满意的一个品牌,在6大项评选的前三名中,其中有4项都有菲比超薄型婴儿纸尿裤的名字,透气性、变形性更是表现得最好的。

广州宝洁公司主要是要招聘什么专业的人?

当然好~宝洁公司啊~福利和待遇很高~我之前也想去宝洁~但看到招聘的都是些技术类专业的职位~现在大公司都是这样啦~什么行政人事文员之类的都不会轻易招聘~是因为这些职位在职的人还没退休么~~唉~85后日子真难过~~~

介绍一下天津宝洁工业有限公司?

天津宝洁工业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西青开发区购地注册并建厂,注册资本是15898万美元,坐落在西青开发区兴华七支路12号,占地50万平方米,1998年6月建成投产,生产洗发水等产品。 首期注册资本3990万美元。2006年扩大投资,增资数千万美元,增加帮宝适,卫生巾,牙膏等项目。2007年10月,宝洁又增资近亿美元并一次性到位,增资主要用于妇女卫生用品、婴儿护理用品,目前妇女卫生用品和婴儿护理用品已经批量生产,二期厂房正在建设当中。经过两次增资扩厂,丰富了公司产品,极大地扩大了宝洁的经营规模,目前,该厂成为宝洁在华北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作为开发区纳税大户宝洁公司也为西青开发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宝洁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大中华区年销售额超过二十亿美元。飘柔、舒肤佳、玉兰油、帮宝适、汰渍及吉列等品牌在各自的产品领域内都处于领先的市场地位。天津宝洁旗下拥有四大类产品:洗发水(海飞丝、飘柔、沙宣、潘婷),沐浴露(舒肤佳,玉兰油),牙膏(佳洁士),纸尿裤(帮宝适)。 QA微生物实验员是做化学科专业的(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有机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学) 具体待遇和一些相关的问题,你可以打电话咨询下,022-23978828,地址在西青经济开发区兴华七支路12号(开发区管委会对面)

麻烦采纳,谢谢!

星巴克面试题

一个企业优势主要是看它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所产生的独特竞争优势!和客户对它的认同!

对于这样的关系,您不妨看看星巴克是如何取得成功!我想对于您会有所帮助!

从一个咖啡店发展成咖啡帝国,星巴克以事实证明关系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至关重要。

1986年霍华德·舒尔茨购买并改造星巴克。15年后,星巴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

零售商、咖啡加工厂及著名咖啡品牌。目前,该公司已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业。星巴克给品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带来的冲击同星巴克的高速扩张一样引人注目。在各种产品与服务风起云涌的时代,星巴克公司却把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发展成为与众不同、持久的、高附加值的品牌。然而,星巴克并没有使用其他品牌市场战略中的传统手段,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巨额的促销预算。在过去的20年中,星巴克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2000万美元,平均每年100万美元。2001年《商业周刊》分析的世界前100名品牌的资料中,宝洁公司的“帮宝适”(Pamper)品牌排在第92位(星巴克排名第88位),其每年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3000万美元。

那么,星巴克从一个西雅图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的商业帝国,其秘密究竟何在?事实上,“关系理论”作为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同烤制高品质的咖啡豆一样重要。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公司的业务始终,这种核心价值观起源并围绕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现代的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主营业务的时候,他们越发地依赖同主要股东们的合作关系——使客户们参与产品的开发、与供应商共享信息资源、与合作伙伴建立广泛和持久的沟通桥梁,企业的各个部门需步调一致。历史证明许多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心得体验并在不断地完善。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应该以星巴克公司为榜样,用同样严格的手段,管理自己的“关系”网络。

星巴克的历程

1971年在美国西雅图“Pike Place”市场,星巴克第一家分店正式开业。当时,美国经济已经从60年代巅峰走向衰退,咖啡的销量也已经下滑,咖啡的消费者占总人口的75%;80年代咖啡销量进一步减少;90年代以后,咖啡消费人群基本保持稳定。现在,美国52%(1.07亿)的成人每天都喝咖啡,平均每天3杯;另外有28%的成人(大约5700万)不定期饮用咖啡。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咖啡消费人群不断地减少,但三个大学伙伴还是建立了星巴克公司,开发咖啡消费领域并在今后的几十年得以飞速发展。自从星巴克以磅为单位销售咖啡以后,市场上对这种特制咖啡——口感丰富、味道浓郁、粉末细致的咖啡的兴趣与日俱增。北美每年都有更多的人执迷于咖啡,像星巴克公司这样的咖啡店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增强了客户对高品质咖啡的意识与需求。星巴克的最初发展,得益于舒尔茨早期的战略和理念,公司始终追求“市场第一”的战略,从太平洋西岸到芝加哥再到加利福尼亚广建分店。

1990年星巴克开始赢利,但只有充足的现金才能满足舒尔茨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他拒绝从银行贷款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资金。他害怕自己精心挑选和烤制的咖啡在销售末端由于无法顾及的细节而遭到玷污。最终他选择资本密集型战略——上市。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在Nasdaq市场正式挂牌上市,缩写“SBUX”,上市招股210万股,每股17美元,融资总额为2800万美元。它为星巴克今后的发展补足了动力燃料。

星巴克依靠最初的战略扩张到美国各地。先在主要的城区开店,再围绕该店在附近郊区开店。城区店成为郊区店和小城镇店分店的起点。由于有些分店相邻太近,竞争无法避免。但是公司认为同一地区的多家分店可以树立品牌形象和增加客户的便利度。星巴克很少使用传统的广告手段进行宣传。众多相临分店增强了品牌的认知度,极大方便了老客户。如果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分店,这种矛盾就很难解决。1996年星巴克已经在美国开设1000多家分店。同年,它在日本东京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全球扩张战略开演了。

星巴克在以绿茶为主要饮料的国家的成功,说明它的理念能被不同文化背景所接受。到2002年,星巴克已经在四大洲拥有分店。2000年营业额为22亿美元,利润9460万美元。2001年营业额为26亿美元,利润大涨32%达到1.81亿美元。员工关系资产星巴克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对“关系理论”的重视,特别是同员工的关系。后来,舒尔茨写道:知名的品牌和尊重员工使我们挣了很多钱和很具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

舒尔茨意识到员工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他另辟蹊径开创了自己的品牌管理方法。本来用于广告的支出被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培训。1988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临时工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公司。1991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员工(包括临时工)提供股东期权的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员工关系”计划,公司确实收获不浅。在改革福利政策之后,员工的流动率大幅下降。

星巴克通过有效的奖励政策,创造环境鼓励员工们自强、交流和合作。因为所有的员工都拥有期权,他们同样被称为“伙伴”。即使星巴克公司的总部,也被命名为“星巴克支持中心”——说明管理中心的职能是提供信息和支持而不是向基层店发号施令。

星巴克公司通过权力下放机制,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利。各地分店也可以做出重大决策。为了开发一个新店,员工们团结于公司团队之下,帮助公司选择地点,直到新店正式投入使用。这种方式使新店最大程度地同当地社会接轨。创造“关系”资本,跨越企业内部障碍,实现文化、价值观的交流,是创造企业关系资本的基础。

客户资产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研究表明:2/3的成功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保持长久的客户关系。相比之下,那些业绩较差的公司,这方面做得就很不够,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降低成本和剥离不良资产上。

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时培训——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咖啡生需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时候,大胆地进行眼神接触。

星巴克也通过征求客户的意见,加强客户关系。每个星期总部的项目领导人都当众宣读客户意见反馈卡。

当星巴克准备把新品发展成为一种品牌的时候,客户关系是星巴克考虑的因素。他们发现:客户们会建议将新品改良成为另一品种。客户们能够看到一种新产品或服务与星巴克品牌的核心实质的关系。例如:客户不认可咖啡与冰激凌口味的不一致性。

供货商资产星巴克的关系模式延伸到供货商们。包括咖啡种植园的农场、面包厂、纸杯的加工厂等。

通过我们对“关系”资本的研究表明:星巴克遵从着成功企业的模式。当企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主业的时候,同供应商的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关键商品和附加服务的供应商。成功企业知道商业交易和相互信任之间的根本区别,他们使相互信任在采购过程中“制度化”,因此在进行正常业务的时候,成功企业进一步紧密供应商的关系,最后捆绑和整合成战略伙伴。供应商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希望同供应商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这不像从一个价格比较低廉的供应商那里买东西那么简易。星巴克的采购经理Buck Hendriy说:“质量放在第一位,服务放在第二位,价格放在第三位。我们不会因为低价格而在质量和服务方面放宽标准。”

挑选供应商是一个相对漫长和正规的过程,各部门有关员工都将参与进来,由采购部门牵头,履行程序,提供范围。产品开发,品牌管理和业务部门的员工也会参与其中,这使星巴克公司了解整个供应渠道及对今后业务的影响。为达到特殊的质量标准,星巴克从生产能力、包装和运输等多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只有具备发展潜力的供应商才能与星巴克荣辱与共。

星巴克已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供应商,所以希望长期稳定的关系,积极配合控制价格而不只是简单地监管价格。星巴克副总裁John Yamin说:失去一个供应商就像失去我们的员工——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培训他们。

双方合作的合约一旦签订,星巴克公司希望得到特惠待遇——价格、折扣、资源等。作为回报,供应商的营业额将会随着星巴克的壮大而上升。由于星巴克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供应商们也会得益于星巴克良好的品牌。长期的合作提升了供应商的声誉,也会收到更多的定单。

一旦采购程序开始履行,星巴克会积极地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开始的第一年合作双方的代表会见面3~4次,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战略业务评估。战略性的产品或战略性的地域越多,高层人员介入的也越频繁。评估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另外,双方还会就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新品开发进行频繁的接触。星巴克希望供应商了解业务需求——包括产品的趋势发展、成本的理想化、生产效率等诸多因素,以求得牢固的合作关系。特许经营模式在舒尔茨精心呵护下,星巴克凭借日益强大的品牌,通过各种联盟来销售和开发星巴克的产品。

为使客户在更多的地点感受星巴克的服务,除星巴克分店之外,星巴克通过机场、书店、酒店、百货店来销售产品。“在星巴克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特许销售行为之间,产品品质的控制是有风险的,”舒尔茨说,“这是一种内在矛盾”。因此,星巴克制定了严格的选择合作者的标准:合作者的声誉、对质量的承诺和是否以星巴克的标准来培训员工。

星巴克的特许业务包括业务联盟、国际零售店许可、商品零售渠道许可、仓储娱乐部项目、直销合资厂等等。星巴克的第一张许可证是给HMS(美国最大的机场特许经营服务商)。如今,星巴克的特许经营店已经发展到900多家,包括:Barnes Noble书店,零售连锁店Target Albertson,另外美联航与Marriot等公司也已经和星巴克签定协议,只提供星巴克的咖啡。

星巴克在许可经营和特许加盟连锁店之间,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前者更容易控制。两者在销售品牌上是最近似的,但因为许可经营者不像后者拥有加盟店的产权,只是付费经营,因此更容易控制管理。星巴克希望合作者们赢利,对于合作者提供的相关产品(比如运输和仓储等)都不赚取利润,星巴克只向合作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Barnes Noble公司是同星巴克合作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他们认为书籍和咖啡是天生的一对。Barnes Noble书店早已经发起一项活动——把书店发展成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为吸引更多的顾客,这里需要一个休闲咖啡店。1993年Barnes Noble开始与星巴克合作,星巴克在书店里开设自己的零售业务,双方都从中受益。早晨星巴克已把人流吸引进来小憩而不是急于购书;而书店的人流则增加了咖啡店的销售额。

以后,Barnes Noble书店在星巴克没有业务的地区或暂没有开店计划的地区,设立了Barnes Noble咖啡店。它得到星巴克的许可证经营星巴克咖啡,星巴克的Hendrix说:由于该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星巴克相近似,使合作顺利进行。

当星巴克在美国中西部开始设立自己分店的时候,尽管双方都试图尽量不侵犯对方领地而又要确保自己的业务量增长,但是双方的矛盾冲突却不可避免。最终双方坐下来解决矛盾,达成一致。星巴克不在Barnes Noble设立咖啡专卖店。而在400多家Barnes Noble图书连锁店内只提供星巴克咖啡,拥有大量不可缺少的客户。Hendrix说:你可以设想一下在这400多家书店里,顾客品尝的是另外品牌的咖啡是什么感觉?

星巴克还同食品公司和消费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例如:食品服务集团和指南针集团:为公司、学校、医院、提供晚餐,在这里人们可以喝到星巴克咖啡。通过同百货公司如Kraft Peps和Dreyer等公司的合作,使星巴克的品牌延续到了百货零售渠道中,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分销网络,并共同分担了物流费用。星巴克同Kraft公司的合作启始于1998年,它使人们可以在商店里买到星巴克的咖啡豆和咖啡粉。Kraft公司拥有3500名销售人员,食品工业中最大的直销团队,成为星巴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它还为星巴克展开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人们可以从咖啡车上得到星巴克咖啡的样品。

不过,在迅猛的扩张过程中,星巴克在关系资本的管理方面,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如何使用先进技术工具,提高服务质量,又不会破坏咖啡调制生和顾客的亲密关系?如何使新的合作者接受企业文化,理解其在组织机构的重要地位?如何使更多的供货商保持卓越的质量、合理的价格?

对这些问题,舒尔茨的看法是:“更多的分店使人们感到星巴克正变得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始终保持同合作者们相互信任这个优势,能否会使一个25000人的企业发展到50000人的企业?对实现这个目标,我坚信不疑。而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

如果上处您还不能理解星巴克的优秀,您不如自已去星巴克去享受一下,感觉为什么它与其实同类产品的不同.下面是星巴克与央视的对话:希望能让您有更多的了解:

伟鸿: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频道的《对话》。有人说在当今这样一个传统商业竞争日趋饱和的时代,像美国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那样,白手起家打造一个汽车王国的商业神话已经没有了重演的可能。但是恰恰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却看到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看似不太可能有大成功的领域,靠着小小的咖啡豆,打赢了一场看起来不太可能赢的战争。他就是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

好了,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对话》的嘉宾,来自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

谢谢,谢谢。你好!你好!

舒尔茨:你好,你好!

伟虹:这个星巴克来到了中国,我们的舒尔茨先生也已经会说中文了,问了一句大家你好。其实我想舒尔茨先生应该是咖啡的行家里手,而且也是一个咖啡的狂热的爱好者。我们问您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您每天要喝多少杯咖啡?

舒尔茨:平常都是4到5杯 ,不是太多。

伟鸿:其实不是很多,在现场有没有人超过这个纪录的?有没有人一天喝的多过四到五杯咖啡的?举手一下,有没有?

你这个纪录很难有人突破,虽然现场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喝咖啡,但是我还想知道是不是也有人很少喝咖啡,甚至从来不喝咖啡。我们做一个调查,来,很少喝,或者从来不喝的请举手。很少喝的这位女士,从来不喝,很坚定的那个小伙子,其他人都害怕地放下手了,当你锐利的眼光看过去。

可能星巴克可以改变这样的习惯,真的吗?好。

如果说我们的霍华德先生说,他的星巴克可以改变这点的话,我们在现场就来改变一下,来, 这位勇敢的小伙子。

小伙子:喝咖啡可能会上瘾

伟鸿:因为害怕上瘾,所以你不喝咖啡。

小伙子:对

伟鸿:这位观众特别担心,一旦上瘾了,怎么办?星巴克好像也不是很便宜,是吧。就上瘾了,让你的荷包会受损。所以这个上瘾的问题,您来给他解答一下,安抚他一下。

舒尔茨:咖啡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适量地饮用。对我来说是一天四到五杯。星巴克可以提供的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但是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每天需要饮用的咖啡量。很明显咖啡里是含有咖啡因的,就像可口可乐一样,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点。

伟鸿:这句话听起来有个潜台词,就是你要再上瘾,就是你的事,不关我的事儿。人都是要有自控力的,但是前面这个说服,我不知道人能不能彻底地说服。我们刚才这位是不是从来都不喝咖啡?

小伙子:对

伟鸿:从来没有沾过咖啡味道的人可能以后会去尝试一下吧,会去星巴克尝试一下。

小伙子:谢谢

伟鸿:今天的这个说服有点不太平等,因为我注意到你一见到董事长就特别紧张,所以估计现在脑子里还没说服自己,但是也已经表示要到星巴克去感受一下了。当然我想舒尔茨先生的这个说服功力还是非常了得,令人佩服。在整个经营星巴克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还有很多

令人佩服的地方呢?我想我们坐下来慢慢对话,一块来挖掘,好不好?来,有请,请坐。

谢谢你。今天我们现场没有给你准备咖啡,准备的是一杯矿泉水,会不会影响您的发挥?对于一个一天要喝4 5杯咖啡的人来说。

舒尔茨:我喜欢喝矿泉水,非常感谢。

伟鸿:被迫回答说,喝水也不错。其实在采访您之前,我看到很多有关于您和星巴克的报道。在这些报道当中,他们用了一个奇迹般的成功来概括星巴克这些年在你的带领之下走过的这条路。事实上在这个所谓的奇迹般的成功之后,我们看到你做了很多让人有点不可思议的事儿,不可理解的事儿。当然也许正是这样一些不可思议,不可理解,成就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星巴克。我们先从第一个让我们大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说起。虽然您今天应该已经是一个咖啡的行家了,但是我们想知道,在1981年之前,您对咖啡了解多少?

舒尔茨:在那个时候,我并不是非常了解咖啡。当我第一次走进西雅图星巴克的店里时,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当我第一次喝到星巴克咖啡的那一刻,我被那些从未体验过的香醇美味所深深吸引,并且非常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咖啡的知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之后能够见到并结识当时星巴克创始人的主要原因。并且于1982年开始在星巴克的工作旅程。

伟鸿:但是很少有人会像您这样,在对咖啡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第一次接触到星巴克咖

啡就被它打动了。

舒尔茨:我想当我走进星巴克的时候,我就观察到了在那里工作的人们对这个公司及对咖啡的那种热情,在那个时候我就发现了星巴克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也就是形成了我当时想为星巴克工作的一个梦想,并且希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而事实证明,我的梦想成真了。

伟鸿:所以您就和星巴克的创始人有过接触,是向他自我推荐了自己,对吗?

舒尔茨:在1981年的时候,我遇见了当时星巴克的创始人。当时我努力地试图说服他们,让我加入星巴克的团队中。当时星巴克在美国只有三家店。

伟鸿:您当时向他作自我推荐的时候,他答应您了吗?

舒尔茨:他们拒绝了我。

拒绝我的原因是,当时他们并不需要一个能够让星巴克进入另一阶段的人。当然之后我是非常幸运,星巴克的管理层改变了他们的决定,并且欢迎我加入星巴克。于是在1982年9月

我从纽约搬到了西雅图,正式开始了在星巴克的工作。

伟鸿:舒尔茨先生对于星巴克这份工作的执著,特别像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找到了一份工作的那份迫切。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我们知道舒尔茨先生在1981年的时候,已经是生活得很好了。和自己的未婚妻在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有着非常舒适的房子,有着非常满意的工作。你为什么要放弃这一切很优厚的待遇,去一个这样子的企业,而且还被人家拒绝了最后?

舒尔茨:你说得完全正确。当时我在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内担任重要的职位,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舒适的生活。但是同时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有这样的创业机会,由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于是我就非常冒险地选择离开纽约,并且加入了这个非常年轻的团队。当时星巴克的规模非常小,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梦想。

伟鸿:舒尔茨先生当年的举动真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谁都挡不住。有一次舒尔茨先生穿上了自己有生以来最为昂贵的一套礼服,专程飞到西雅图,又去见了人家,而且见完之后很兴奋地打电话给自己的未婚妻说,这次有戏了,我能进了。那次是怎么样谈判的?谈完了之后

真的像你所说的,就成功了吗?

舒尔茨:你对我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我当时完全不相信他们会拒绝我。我告诉他们,你们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真的认为我有能力让星巴克更有价值,并且认为我能够成为这个具有独特风格公司的一份子。我竭尽所能地让自己成为其中一份子,在他们作出决定的24小时后他们联系了我,并告诉我,我们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伟鸿: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星巴克,有没有和自己的太太小小地庆祝一下?

舒尔茨:因为这一年过得太不容易了,我们并没有如何地庆祝,因为当时没有钱。我们只是带着我们的狗,开着车行驶了三千英里,横跨了美国来到了西雅图,并在1982年9月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冒险旅程。

伟鸿:这样的一种庆祝方式蛮别致的。其实在前面,我们大家都能够感受到这种不可思议。一个宁愿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优厚待遇和生活的人,去追求一个并没有明确答案的新的工作和挑战,当然他最后如愿以偿了。可以这样的如愿以偿到来之后,又一个让我们不可思议接踵而至,也就是仅仅进入到星巴克两年的时间,您又要走了,为什么这么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进去,现在又要走了,什么原因?

舒尔茨:在我加入公司一年后,星巴克派我去意大利出差。当我在意大利的时候,我对当地的咖啡店非常非常地好奇,并被其所吸引。就光米兰一个城市,就有1500家咖啡店。在这些咖啡店里,我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好的咖啡,更是一种社区的交流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当时星巴克只是销售以磅计数的咖啡豆给普通家庭,从来没有出售过任何咖啡饮品。这是一种为家庭所创建的营运方式,因此在意大利之行之后,我带着对咖啡饮品的热情,回到了西雅图,坐下来告诉星巴克的创始人,我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未来:那就是意大利的咖啡店加上我们为社区所创造的一个交流平台。当时我是充满着热情。可是使我非常失望的是创始人对这个主意并不感兴趣,再一次拒绝了我。

伟鸿:我们再次回到刚才的这个意想不到,因为我知道你离开星巴克的原因,刚才你告

诉我们是因为你和股东之间理念上的不同,所以我相信你们之间肯定有非常激烈地争

吵。

舒尔茨:我们没有激烈地争吵,没有,没有。

伟鸿:不是,那是什么呢?

舒尔茨:只是在策略上有一种不同的意见。他是老板,我是雇员。当然是由他来做决定的,我只能够遵命。反复地思考了几乎有两年之后,我认为我绝对不能放弃。在意大利咖啡店所看到的如此好的一个机会,那也让我看到了为美国创造一个完全不同商业模式的契机。你也可以说在这两年当中,我为不能够实现这一梦想而感到非常地失望和烦燥。我是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感到失望。我当时非常不开心,只能朝着镜子对自己说:现在就看你的了,完全由你来决定该怎么做。那也就是为什么我当时决定要离开的原因。

伟鸿:不知道在那一刻,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辛辛苦苦放弃了原来那么优厚的工作,远赴西雅图,加入星巴克?

舒尔茨:我一直试图让自己不要往回看,并且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向前看。我从来没有对搬到西雅图并加入星巴克而感到后悔。我怎么能够后悔呢?看看现在我们创造了些什么!

伟鸿:好,一直往前看的舒尔茨先生,继续往前走。

这个时候他离开星巴克,希望能自己开店,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当然最重要的应该是要有钱才能解决这一切。

舒尔茨:首先当时我一分钱都没有,没有钱的一个人敢去创业,这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但我知道,我们这样开始运作,完全是为了某一天能够成为像美国人所说的实现融资。因此我就去找私人的投资者,希望他们和我一起看到未来,并为我们的企业投资。我是一个非常差的推销员,第一年当我想融资的时候,我同242个独立投资者交流,其中98%的人拒绝了我。我现在仍然会碰到这些投资者而且还能认出他们。

伟鸿:他们拒绝你的理由是什么呢?仔细想想。

舒尔茨:我想为这个公司融资的时候,美国的咖啡销量正在日趋减少,而我们当时一杯咖啡,要卖到二到四美元。我们是用纸杯来装咖啡的,另外所有的咖啡饮料都是用意大利文命名的,没有一个美国人可以读出正确的发音。

伟鸿:如果是你的话会投资吗?他们除了这个理由之外,有没有别的不理解的地方,让他们最终作出这个决定?

舒尔茨;我想当你希望从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投资者那里得到投资的时候,你必须为他们展现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以及公司的远景,并且以后希望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当然同时你也必须要创造一个经济的回报。我来告诉你这个我的第一个商业计划是在五年内计划开100店 ,但是事与愿违,我不得不重新做了当年的商业计划,并且划去了100,改成了开75家店。即使这样,人们当时也完全不相信我能够在五年内开75家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如今我们已经开了11000家。

伟鸿:我可以透露一个小秘密,舒尔茨先生除了当年橄榄球打得非常棒之外,他在大学主修了大众传播,选修了演讲。所以我估计他面对这个风险投资的时候,肯定是侃侃而谈,这样吧,我让大家见识一下他的厉害。今天假设我是一个拥有庞大资金的风险投资家,你又重新回复到当年的你,你现在不是令大家瞩目的星巴克的董事长,可以吗?然后我们来做一次谈判,你把你的这个热情,把你的梦想感染我一下,好不好?时间很短,只有两三分钟,你要打动我,你的热情要感染我!

舒尔茨:好的,你准备好了吗?

伟鸿:当然。

舒尔茨:首先我要尊敬地问您一个问题,您曾经有没有投资过一个新兴的公司?

伟鸿:我有过。

舒尔次:成功了吗?

伟鸿:没有,

星巴客的创始人是谁?

1986年霍华德·舒尔茨购买并改造星巴克。

15年后,星巴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及著名咖啡品牌。目前,该公司已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业。星巴克给品牌市场营销的传统理念带来的冲击同星巴克的高速扩张一样引人注目。在各种产品与服务风起云涌的时代,星巴克公司却把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发展成为与众不同、持久的、高附加值的品牌。然而,星巴克并没有使用其他品牌市场战略中的传统手段,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巨额的促销预算。在过去的20年中,星巴克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2000万美元,平均每年100万美元。2001年《商业周刊》分析的世界前100名品牌的资料中,宝洁公司的“帮宝适”(Pamper)品牌排在第92位(星巴克排名第88位),其每年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3000万美元。

那么,星巴克从一个西雅图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的商业帝国,其秘密究竟何在?事实上,“关系理论”作为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同烤制高品质的咖啡豆一样重要。星巴克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公司的业务始终,这种核心价值观起源并围绕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现代的企业集中精力做好主营业务的时候,他们越发地依赖同主要股东们的合作关系——使客户们参与产品的开发、与供应商共享信息资源、与合作伙伴建立广泛和持久的沟通桥梁,企业的各个部门需步调一致。历史证明许多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心得体验并在不断地完善。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应该以星巴克公司为榜样,用同样严格的手段,管理自己的“关系”网络。

星巴克的历程

1971年在美国西雅图“Pike Place”市场,星巴克第一家分店正式开业。当时,美国经济已经从60年代巅峰走向衰退,咖啡的销量也已经下滑,咖啡的消费者占总人口的75%;80年代咖啡销量进一步减少;90年代以后,咖啡消费人群基本保持稳定。现在,美国52%(1.07亿)的成人每天都喝咖啡,平均每天3杯;另外有28%的成人(大约5700万)不定期饮用咖啡。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咖啡消费人群不断地减少,但三个大学伙伴还是建立了星巴克公司,开发咖啡消费领域并在今后的几十年得以飞速发展。自从星巴克以磅为单位销售咖啡以后,市场上对这种特制咖啡——口感丰富、味道浓郁、粉末细致的咖啡的兴趣与日俱增。北美每年都有更多的人执迷于咖啡,像星巴克公司这样的咖啡店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增强了客户对高品质咖啡的意识与需求。星巴克的最初发展,得益于舒尔茨早期的战略和理念,公司始终追求“市场第一”的战略,从太平洋西岸到芝加哥再到加利福尼亚广建分店。

1990年星巴克开始赢利,但只有充足的现金才能满足舒尔茨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他拒绝从银行贷款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资金。他害怕自己精心挑选和烤制的咖啡在销售末端由于无法顾及的细节而遭到玷污。最终他选择资本密集型战略——上市。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在Nasdaq市场正式挂牌上市,缩写“SBUX”,上市招股210万股,每股17美元,融资总额为2800万美元。它为星巴克今后的发展补足了动力燃料。

星巴克依靠最初的战略扩张到美国各地。先在主要的城区开店,再围绕该店在附近郊区开店。城区店成为郊区店和小城镇店分店的起点。由于有些分店相邻太近,竞争无法避免。但是公司认为同一地区的多家分店可以树立品牌形象和增加客户的便利度。星巴克很少使用传统的广告手段进行宣传。众多相临分店增强了品牌的认知度,极大方便了老客户。如果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分店,这种矛盾就很难解决。1996年星巴克已经在美国开设1000多家分店。同年,它在日本东京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全球扩张战略开演了。

星巴克在以绿茶为主要饮料的国家的成功,说明它的理念能被不同文化背景所接受。到2002年,星巴克已经在四大洲拥有分店。2000年营业额为22亿美元,利润9460万美元。2001年营业额为26亿美元,利润大涨32%达到1.81亿美元。员工关系资产星巴克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对“关系理论”的重视,特别是同员工的关系。后来,舒尔茨写道:知名的品牌和尊重员工使我们挣了很多钱和很具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

舒尔茨意识到员工在品牌传播中的重要性,他另辟蹊径开创了自己的品牌管理方法。本来用于广告的支出被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培训。1988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临时工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公司。1991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员工(包括临时工)提供股东期权的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员工关系”计划,公司确实收获不浅。在改革福利政策之后,员工的流动率大幅下降。

星巴克通过有效的奖励政策,创造环境鼓励员工们自强、交流和合作。因为所有的员工都拥有期权,他们同样被称为“伙伴”。即使星巴克公司的总部,也被命名为“星巴克支持中心”——说明管理中心的职能是提供信息和支持而不是向基层店发号施令。

星巴克公司通过权力下放机制,赋予员工更多的权利。各地分店也可以做出重大决策。为了开发一个新店,员工们团结于公司团队之下,帮助公司选择地点,直到新店正式投入使用。这种方式使新店最大程度地同当地社会接轨。创造“关系”资本,跨越企业内部障碍,实现文化、价值观的交流,是创造企业关系资本的基础。

客户资产星巴克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研究表明:2/3的成功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保持长久的客户关系。相比之下,那些业绩较差的公司,这方面做得就很不够,他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降低成本和剥离不良资产上。

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要的是咖啡生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每一个咖啡生都要接受24小时培训——客户服务、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咖啡生需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在耐心解释咖啡的不同口感、香味的时候,大胆地进行眼神接触。

星巴克也通过征求客户的意见,加强客户关系。每个星期总部的项目领导人都当众宣读客户意见反馈卡。

当星巴克准备把新品发展成为一种品牌的时候,客户关系是星巴克考虑的因素。他们发现:客户们会建议将新品改良成为另一品种。客户们能够看到一种新产品或服务与星巴克品牌的核心实质的关系。例如:客户不认可咖啡与冰激凌口味的不一致性。

供货商资产星巴克的关系模式延伸到供货商们。包括咖啡种植园的农场、面包厂、纸杯的加工厂等。

通过我们对“关系”资本的研究表明:星巴克遵从着成功企业的模式。当企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主业的时候,同供应商的关系至关重要,特别是关键商品和附加服务的供应商。成功企业知道商业交易和相互信任之间的根本区别,他们使相互信任在采购过程中“制度化”,因此在进行正常业务的时候,成功企业进一步紧密供应商的关系,最后捆绑和整合成战略伙伴。供应商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希望同供应商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这不像从一个价格比较低廉的供应商那里买东西那么简易。星巴克的采购经理Buck Hendriy说:“质量放在第一位,服务放在第二位,价格放在第三位。我们不会因为低价格而在质量和服务方面放宽标准。”

挑选供应商是一个相对漫长和正规的过程,各部门有关员工都将参与进来,由采购部门牵头,履行程序,提供范围。产品开发,品牌管理和业务部门的员工也会参与其中,这使星巴克公司了解整个供应渠道及对今后业务的影响。为达到特殊的质量标准,星巴克从生产能力、包装和运输等多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只有具备发展潜力的供应商才能与星巴克荣辱与共。

星巴克已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供应商,所以希望长期稳定的关系,积极配合控制价格而不只是简单地监管价格。星巴克副总裁John Yamin说:失去一个供应商就像失去我们的员工——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培训他们。

双方合作的合约一旦签订,星巴克公司希望得到特惠待遇——价格、折扣、资源等。作为回报,供应商的营业额将会随着星巴克的壮大而上升。由于星巴克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供应商们也会得益于星巴克良好的品牌。长期的合作提升了供应商的声誉,也会收到更多的定单。

一旦采购程序开始履行,星巴克会积极地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开始的第一年合作双方的代表会见面3~4次,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战略业务评估。战略性的产品或战略性的地域越多,高层人员介入的也越频繁。评估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产量、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另外,双方还会就生产效率、提高质量、新品开发进行频繁的接触。星巴克希望供应商了解业务需求——包括产品的趋势发展、成本的理想化、生产效率等诸多因素,以求得牢固的合作关系。特许经营模式在舒尔茨精心呵护下,星巴克凭借日益强大的品牌,通过各种联盟来销售和开发星巴克的产品。

为使客户在更多的地点感受星巴克的服务,除星巴克分店之外,星巴克通过机场、书店、酒店、百货店来销售产品。“在星巴克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特许销售行为之间,产品品质的控制是有风险的,”舒尔茨说,“这是一种内在矛盾”。因此,星巴克制定了严格的选择合作者的标准:合作者的声誉、对质量的承诺和是否以星巴克的标准来培训员工。

星巴克的特许业务包括业务联盟、国际零售店许可、商品零售渠道许可、仓储娱乐部项目、直销合资厂等等。星巴克的第一张许可证是给HMS(美国最大的机场特许经营服务商)。如今,星巴克的特许经营店已经发展到900多家,包括:Barnes Noble书店,零售连锁店Target Albertson,另外美联航与Marriot等公司也已经和星巴克签定协议,只提供星巴克的咖啡。

星巴克在许可经营和特许加盟连锁店之间,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前者更容易控制。两者在销售品牌上是最近似的,但因为许可经营者不像后者拥有加盟店的产权,只是付费经营,因此更容易控制管理。星巴克希望合作者们赢利,对于合作者提供的相关产品(比如运输和仓储等)都不赚取利润,星巴克只向合作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Barnes Noble公司是同星巴克合作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他们认为书籍和咖啡是天生的一对。Barnes Noble书店早已经发起一项活动——把书店发展成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为吸引更多的顾客,这里需要一个休闲咖啡店。1993年Barnes Noble开始与星巴克合作,星巴克在书店里开设自己的零售业务,双方都从中受益。早晨星巴克已把人流吸引进来小憩而不是急于购书;而书店的人流则增加了咖啡店的销售额。

以后,Barnes Noble书店在星巴克没有业务的地区或暂没有开店计划的地区,设立了Barnes Noble咖啡店。它得到星巴克的许可证经营星巴克咖啡,星巴克的Hendrix说:由于该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星巴克相近似,使合作顺利进行。

当星巴克在美国中西部开始设立自己分店的时候,尽管双方都试图尽量不侵犯对方领地而又要确保自己的业务量增长,但是双方的矛盾冲突却不可避免。最终双方坐下来解决矛盾,达成一致。星巴克不在Barnes Noble设立咖啡专卖店。而在400多家Barnes Noble图书连锁店内只提供星巴克咖啡,拥有大量不可缺少的客户。Hendrix说:你可以设想一下在这400多家书店里,顾客品尝的是另外品牌的咖啡是什么感觉?

星巴克还同食品公司和消费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例如:食品服务集团和指南针集团:为公司、学校、医院、提供晚餐,在这里人们可以喝到星巴克咖啡。通过同百货公司如Kraft Peps和Dreyer等公司的合作,使星巴克的品牌延续到了百货零售渠道中,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分销网络,并共同分担了物流费用。星巴克同Kraft公司的合作启始于1998年,它使人们可以在商店里买到星巴克的咖啡豆和咖啡粉。Kraft公司拥有3500名销售人员,食品工业中最大的直销团队,成为星巴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它还为星巴克展开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人们可以从咖啡车上得到星巴克咖啡的样品。

关于帮宝适待遇和帮宝适多少年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