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厂的激励,年轻人为什么不买账?

时间:2023-02-06 13:15:36 | 文章来源:职结果

俗话说,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上至国家,下至企业,人才战略永远是大家谋求发展的前提,因此各个大厂纷纷推出枪人大战福利包,比如:股权激励、年底分红、财务自由等,这些措施对于招募80后、90后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对于95后、00后却好像失效了。那么,面对大厂的激励,年轻人为什么不买账了呢?

发展理念不同

这种理念不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统一性与年轻人的个性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悖论。比如:企业追求高额利润、推崇“996”、“007”等加班文化,但是年轻人由于教育背景普遍良好,有着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追求自由等愿望,不再受制于加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对此,各个大厂应尽可能融入年轻人的世界,以开放态度允许有不同声音和行为方式,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和诉求的同时,实现共同价值观的传递,重视人文关怀和自我价值实现。

物质理念不同

年轻人选择就业的首要目标是求生存,次要目标是成家立业、照顾家庭。但是,目前大厂开出高额薪资的前提条件便是无休止的加班,这让年轻人少了更多的私人空间和生活空间,两点一线的机械式生活,更容易增加大家的疲惫感。因此,各个大厂应该转变物质理念,将激励措施从薪酬福利,转向年轻人所关心的信贷担保、兴趣爱好等,方便年轻人毫无顾虑地奉献自己。

激励前景渺茫

“狼性文化”,一直是很多大厂所推崇的,即“一起打胜仗”、“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其最终目标便是全员持股。但是随着人员的扩张和公司架构的成熟,日益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在建立更完善的考核体系,和创业时期的“X号员工”相比,年轻人获得回报的周期更长,难度也更大了。也就是说,这种全员持股,意味着员工需要等待两年、三年,甚至更久,变现周期长,激励前景渺茫,再加上工作强度要求,很容易让年轻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大厂的各种激励福利。

总之,大厂激励效果减弱的原因在于,每代人的观念不同,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年轻人意识到自己不是“工作机器”。因此,各个大厂应该在发展理念、物质理念、激励前景等方面趋向年轻人的想法,从而在人才大战中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