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资报告(市基本工资)

时间:2023-03-26 16:15:52 | 文章来源:职结果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政府工资报告,以及基本工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各位大神!梧州市和的GDP人均消费水平那个比较强

自己去百度搜索关键字

"梧州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这些这幅工作报告里会有当地的GDP、人均消费指数等数据。

《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涉及教育修改14处,从中透露出什么信号?

要发展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城乡融合,加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提高待遇农村教师。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完善普惠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元化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

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事业,是未来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省政府教育整体改革、高等学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条件。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中,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后增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学队伍”。教育体系”在“加大教育公平力度”前增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高素质的师资,就会有高素质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和扩能工程,突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就业难的问题。虽然很多学生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但他们在找工作时缺乏技能,没有任何优势。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再次到职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在很多职业领域,不需要高学历的学生,他们需要有实践经验和工作技能的人才。因此,从去年开始,分学术型和技术型的高校建设现代职业的呼声逐渐高涨。教育系统的思路也逐渐清晰。希望这次不要再折腾了,希望这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会有更多人认同这样的改革。

什么时候县会撤县设区?

2010年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获悉,县要撤县设区,同时,桐梓、绥阳、湄潭三个县要撤县设市。

代市长慕德贵昨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中心城区“南北拓展、东西贯通、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以两城区为核心,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开发建设南部、北部两大新区,建设新蒲科教新区,努力打造创意产业园区,着力拓展城市空间。以建设承载200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区为远景目标,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城市,培养增长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向外拓展,发展黔北城市群。

慕德贵还特别强调该市将加快撤县设区的步伐,力争县撤县设区,桐梓、绥阳、湄潭三个县撤县设市。大力推进以县城、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综合型、加工型、商贸型、旅游型特色的小城镇,建成一批1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特许办法,深化“四民社区”创建,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加强“整脏治乱”,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到2011年城镇化率达41%,力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到2010年,赤水、仁怀城区基本形成承载15万人口的城市框架,湄潭、桐梓、绥阳、习水等县城基本形成承载10万人的框架,其它县城承载能力超过5万人,重点建制镇人口超过1万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县、桐梓、绥阳、湄潭撤县设市或设区;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生,字翔宇。小名,大鸾。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17年留学日本。

1919年回国。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由张申府等人介绍),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对早期的建党、建团工作起了重大的作用。

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部长,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

1925年2月、10月,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6年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军事课程,同年冬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8月领导了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起义中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同月在中共“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报告。后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曾发表《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和《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1935年1月在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会议后,仍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1936年12月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并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1945年8月和毛泽东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主要著作编为《周恩来选集》。

夫人邓颖超。

其外交语录有

1.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

2.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

5.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1、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摘自《环球人物》张颖霞/文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中国请了一个与卐为敌的国家吃饭,结果宴上有一个菜的有卐的标志,令别人很生气,可是周恩来说,我们现在就要把卐给吃掉。

周总理妙语斥对手

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据说,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周总理舌战米高扬

有一次,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友好的。周总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以促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一下子将米高扬置于一种学生的地位。

11、对!牛弹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从而既摆脱了困难,又迫使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窘境。

12、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周恩来总理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

对方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

这显然是荒谬的。”

印方代表哑口无言。

在周恩来的反驳中,用了两个对比性材料来否定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你要否认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对比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周总理在加德满都举行记者招待会。在场的美国记者故意拿着中尼两国分别出版的地图,指出两国边境在珠穆朗玛峰这一段的画法不一致,并借此提问:“关于埃佛勃朗峰(即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在这次会谈中是否已作出了决定?您刚才的话,是否意味着由中尼两国来平分这座山峰,尼泊尔是否同意?” 周恩来立即回答:“无所谓平分。当然,我们还要进行友好的协商。这座山峰把我们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是你们所说的把我们两国分开!”

——边界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美国记者的提问既是挑衅,又是圈套,简单回答是或不是都会掉进陷阱。周总理识破其险恶用心,改“平分” 为“联结”,表明了我国解决同邻国边界问题的基本方针,强调了睦邻友好政策,所言无隙可击,令美国记者大为失望。周恩来的泱泱大国总理的机敏思维和友好风度在尼泊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周总理的故事8

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周总理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他坦言“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周总理的故事9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 “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

——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总理一定无话可说,结果周总理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周总理的故事16

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 “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周总理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 米高扬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

——米高扬的抱怨显然不大友好,周总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促使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周总理让他来使馆派人教,把米高扬置于学生的地位。

周总理的故事17

周总理在加德满都举行记者招待会。在场的美国记者故意拿着中尼两国分别出版的地图,指出两国边境在珠穆朗玛峰这一段的画法不一致,并借此提问:“关于埃佛勃朗峰(即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在这次会谈中是否已作出了决定?您刚才的话,是否意味着由中尼两国来平分这座山峰,尼泊尔是否同意?” 周恩来立即回答:“无所谓平分。当然,我们还要进行友好的协商。这座山峰把我们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是你们所说的把我们两国分开!”

——边界问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美国记者的提问既是挑衅,又是圈套,简单回答是或不是都会掉进陷阱。周总理识破其险恶用心,改“平分” 为“联结”,表明了我国解决同邻国边界问题的基本方针,强调了睦邻友好政策,所言无隙可击,令美国记者大为失望。周恩来的泱泱大国总理的机敏思维和友好风度在尼泊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婉言护国宝

北京城里的雍和宫改成喇嘛庙时,石狮被移到南面的牌坊院内。代替它们的是一对古铜铸造的巨狮,各高 2 米 多,被安置于雍和门(天王殿)前东西两侧,以镇守整个喇嘛庙。这对铜狮子造型生动,神情活泼。东面的雄狮,前爪戏弄着一只乡球,形象妩媚可爱。两面的雌狮,前爪抚按着一头仰面朝天、四爪嬉闹的小狮,流露着母爱之情,在这佛门善地里,连凶悍的狮子仿佛都有变得温顺可爱多了。与众不同的还有狮子的腿部雕石鳞片,脖子的彩带上系有两个铜铃、三个缨络。别处的铜狮却吸有一个铜铃、两个缨络,腿部也没有鳞片图案。正是这种设计上的别出心裁,使这对铜狮别具一格。

这对铸造精美奇异的铜狮子,显示了我国古代铜铸艺术的光辉成就。它们不仅为国内人士所珍视,也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和兴趣。 50 年代初,一位欧洲国家的外交官,对雍和宫这对乾隆年间铸造的铜狮子发生了很浓的兴趣。他三番五次来游览,在铜狮子面前一站就是很久,一会儿摸摸狮子的爪,一会儿拍拍狮子的背,真有点儿爱不释手的意思,有一天,他终于沉不住气了,找到了当时的主持喇嘛,提出用 50 万元的高价,购买这对铜狮子,主持喇嘛听了,笑着说: “ 狮子乃镇寺、之宝,岂能失之 ……” 过了些日子,这位外交官又来了,他许诺说: “ 我巳和我的国家说好,买回去之后,照原样再铸造一对铜狮子送回来 ” 。结果又被喇嘛们婉言拒绝。但这位外交官并没有打消头念。有一次他见到周恩来时,又提出要购买铜狮的要求。周恩来非常幽默而风趣地说: “ 如果你喜欢,可以去多看几遍嘛!你们国家的人民也喜欢的话,也可让他们来中国,到雍和宫去欣常一下嘛,这样还可以增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嘛。 ” 这位外交官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只好打消了购买铜狮的念头。

幽默风趣的贺词

王荣芳

斯特朗是美国女记者和作家,她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两次来华,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英勇抗战的事迹。 1965年11月,在斯特朗80岁生日宴会上,周恩来幽默的祝寿辞,令许多人在多年之后仍记忆犹新。

他说: “ 今天我们为我们的好朋友,美国女作家安娜 · 路易斯 · 斯特朗女士庆贺40 ‘ 公岁 ' 诞辰。 ” 在座的听到总理用 “ 40公岁 ” 这个新名词,都有点奇怪,周恩来解释说: “ 在中国, ‘ 公 ' 字是紧跟它的量词的两倍, 40公斤 等于80市斤。因此,40公岁,就等于80岁。 ” 听完他的解释,几百名中外祝寿者开怀大笑。斯特朗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总理又接着说: “ 40公岁,这不是老年,而是中年。斯特朗女士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写了大量的文章,她的精神还很年轻。我们祝贺斯特朗女士继续为人民写出大量的文章,祝贺她永远年轻。 ”

周恩来幽默风趣的贺词,深深地感动了斯特朗女士。她在答词中,满怀深情地说: “ 周恩来说我只有40公岁,还很年轻,我听了很高兴。我保证要继续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写出大量的著作来。 ” 斯特朗晚年,也好像真的回到了壮年,她勤奋笔耕,每半个月写一篇《中国书简》,宣传中国,借以表达她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关于,政府工资报告和基本工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推荐文章: